胶东在线5月17日讯 (通讯员 张金玲 季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有一部分已经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快速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父母和老师的信赖度逐渐下降,开始关注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孩子迫切渴望朋友之间的友谊,异性之间的情感也在悄悄萌芽。家长该怎样与孩子交流?如何引导孩子与异性间交往?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家长。针对以上问题,大季家中心小学于2022年5月14日晚,开展了主题为《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专题讲座。

本次家长学堂主要从青春期孩子的变化、异性交往、早恋等方面展开。
- 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容易发怒,说话也很偏激?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急剧变化的时期,比如男孩子开始长胡须,声音也变粗了,甚至会有遗精的现象;女孩子乳房开始发育,有了月经。这些变化,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是很突然的,假如事先没有准备,他们会惊慌不安,会烦恼,以为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尤其他们不了解别人其实也和他们一样面临同样的烦恼,因而,这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让他们变得特别敏感,也特别自卑。作为家长,我们要提前告诉孩子这些常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容应对,情绪上的波动相对也少些。
- 与异性交往是青春期孩子的必修课。
年幼的青少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有大量的时间在想着异性,但是和异性在一起的时间却明显要少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想着异性的时候,往往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家长正确的引导,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通过故事“两次野餐”,让家长体会到青春期的孩子在异性面前,更愿意展现自己美好的方面。这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还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孩子认识异性,取长补短,学会与异性相处的规范。
- 早恋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把对异性短暂的好感认定为爱情,从而陷入爱的漩涡。家长要理性的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
1.通过“乐乐的故事”使家长明白,面对孩子朦朦胧胧的好感,不要急于给孩子纠正,而要使其正常化,让这种喜欢变得跟老师、家长喜欢孩子,同性别之间的喜欢等同。
2.青春期性行为。通过一串串公开报道的事例,引起家长对这一行为的重视。同时告诉自己的孩子自重和责任。
教育需要契机,遇到“早恋题”也没有定法解题,家长还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萌动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