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回归: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成长

来源:胶东在线  2022-05-09 15:56:08
A+A- |举报纠错

  文/邹少菲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这首欢快的儿歌《劳动最光荣》曾经伴随着70后、80后成长。那时候,劳动不仅在歌声里,更在田野里,在山林间。做饭喂猪、打水洗衣、拔草麦收、捡瓶子挖野菜……伴着烈日与汗水的劳作,成为很多人难忘的童年场景。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这意味着,从今年9月开学起,孩子们的课程表里将有重要一课——劳动,对于这一变化,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曾经很长一段时期,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昔日的劳动课程已被更替。虽然学校和家长也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往往止步于完成任务,浅尝辄止。不少青少年电子产品玩的很溜,但“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爱劳动、不会劳动、没时间劳动。劳动教育的缺位,导致学生更多在“纸面上”“屏幕里”完成所谓的“成长”,对于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缺乏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和认识。

  此次,教育部发文将劳动单列出来开课,强化劳动教育,就是对这类现象的纠偏,可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于新方案,虽然有人担心是否会变相成为家长的作业,但更多的网友表示欢迎,“想当年我小时候,同龄小学同学寒暑假还会洗衣服务农,下田栽秧下地拔花生,现在小朋友蜜罐子里长大可不行,至少要学会基础的生存技能!”

  当然,如今的劳动课程并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劳其筋骨”,更重要的是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这才是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所在。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教育有着明确的价值观培育目标,就是让孩子学会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自小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崇劳动的正确价值观,让孩子自觉抵制“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的影响。正如儿歌里所唱“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青少年通过在劳动实践中认识社会、感知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必然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为美好生活而劳动,为祖国建设而奋斗。

  劳动教育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当前,在物质条件充分、社会服务便利的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获得什么呢?可能并不是简单地要让他们学会洗衣做饭、体验下地劳作,更多的是让孩子从劳动中感受到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在劳动实践中,他们的创造力被激活,他们的生命力被唤醒,他们的生存技能被强化。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若干年后,长大成人的他们会感谢当初打下的劳动基础,让他们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生活,至少可以做到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不管对于社会还是个人,劳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此次方案的实施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通过科学设置的劳动课程,不断完善的劳动教育,以及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们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让自己终身受益。

初审:栾芸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胶东头条客户端   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新闻爆料

爆料热线电话:8200999
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
网友交流QQ群:41885496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