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特殊”的疫情假期里,我怀着无比期盼的心情观看了远在太空“天和”核心舱播放的“天宫课堂”第二课。“天宫课堂”是由王亚平、翟志刚和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在中国太空空间站给我们带来的一场精彩绝伦的科学实验课。
整个课堂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堂前的知识普及、课堂中的有趣实验及课堂后同学们的积极提问。我最喜欢第二个环节—-太空实验,想必同学们也很喜欢吧。课堂一共含有四个实验: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并介绍与展示科学设施,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第一个实验——有趣的太空“冰雪”实验。
为什么要把“冰雪”实验带到太空中呢?这是因为空间站拥有微重力环境。其实,这里的冰雪不是真的冰雪,而是用了一种叫“过饱和醋酸纳溶液”的液体。首先,王亚平老师在太空舱中挤出了一滴晶莹的过饱和溶液,像一颗白色的葡萄,由于重力影响,这滴溶液还是液体状态。随后,王老师又拿来了一根木棍,木棍头上沾满了无水醋酸钠粉末,只见王老师拿木棍在溶液上轻轻一抖,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被木棍头碰到的溶液迅速结晶,并迅速向外扩散,最后溶液居然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冰球。可奇怪的是,这个冰球看上去是一个冰球,但结晶过程中它还会释放热量,所以它又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火球”。
你看,一个小小的实验居然这么有趣!
天宫课堂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也让我对太空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也能飞上太空,为祖国航天事业做贡献。 (葡萄山小学四年级三班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