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烟台100个历史人物 | 雨晴

来源:胶东在线  2021-11-29 11:47:54
A+A- |举报纠错

  雨晴(1918—1941),原名于立晓,烟台市牟平区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到蓬(莱)黄(县)掖(县)根据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先后任连队政委和营教导员。1940年9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十四团政治委员,1941年11月28日于胶东招莱边区崤山战斗中牺牲,时年23岁。

  雨晴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才能和军事素养,为胶东八路军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他心系国家以身赴敌的家国情怀永远激励着后人。2015年8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雨晴位列其中。

  在烟台志孚中学读书期间,雨晴结识了孙德运、李丙令、孙宝楠等进步青年,耳濡目染,受到进步思想影响。1935年4月21日,雨晴积极参加了烟台各校广大师生组织的以“徐明娥事件”为导火线的抗日示威游行,斗败了反动当局,从中体验到团结力量的伟大。

  雨晴求学深造的东北中学,学生多是东北籍,民族意识浓,爱国热情高,雨晴受到感染和鼓舞。“何梅协定”以后,东北中学不得不由北平迁到河南的鸡公山。偌大的北平城竟然放不下一张书桌,刻骨镂心的屈辱感激起少年雨晴的爱国热情。一二·九运动后不久,他便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身到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之中。1936年,东北中学的学生被调到开封军训,国民党特务趁机蒙骗学生加入特务组织复兴社。雨晴不相信国民党特务的宣传,拒不参加反动组织。反动教官质问雨晴:相信什么主义?崇拜哪位领袖?雨晴故意回答:信佛,崇拜释迦牟尼。得不到满意回答,教官大为恼火。雨晴又俏皮地说:蒋夫人信上帝,我们信佛有什么错?那位教官被噎得恼羞成怒,竟以“军训不及格,不得升学”相胁迫。雨晴说:国尚不保,读书何为?不久,雨晴跋涉千里到西安加入了东北军学兵队。西安事变中,雨晴代表东北学生向蒋介石请愿,要求“停止内战,出兵抗战”。西安事变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任何人企图倒行逆施,都将被历史的车轮辗得粉身碎骨。不久,雨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卢沟桥畔的枪声一响,雨晴在北平党组织领导下,积极为抗战奔走。父亲于献廷获知消息后,派人到北平要他即刻回乡。经组织同意,雨晴回家乡与地方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在朋友开设的共同社文具店设立联络站,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8月,雨晴毅然离开家乡,奔向蓬黄掖根据地。

  雨晴到蓬黄掖根据地后,最先担任的是连队指导员。当时部队初建,成份复杂,多数是刚拿起枪杆子的农民和旧军队的军人,也有弃暗投明的黑道人物,打仗的勇气有余,但纪律性不足。雨晴学习红军建军经验,把党组织扎根在基层,加强纪律建设和文化教育,在整训中发现培养骨干党员,以党组织为核心把全连干部战士团结起来,终于把连队建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

  雨晴的军事才能,早在任五旅十三团二营教导员时就显露出来。1940年春,部队决定二营攻打马连庄的据点,消灭驻防在那里的鲁东行署国民党投降派一个营,配合兄弟部队歼灭盘踞在招南的投降派徐淑明部。这次战斗,由雨晴负责指挥。他对战前的思想动员、战斗任务的部署、战勤工作的组织,都进行得井井有条。战斗中,严密封锁消息,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打得敌人措手不急,全歼了守敌,斩断了徐淑明的触角。多谋善断的雨晴,指挥二营打了一个漂亮的干净利索的歼灭战,1940年9月,雨晴临危受命,到五旅十四团任政治委员。当时,十四团在日伪“扫荡”中减员严重,政委和副团长阵亡,部队困难问题较多。雨晴刚到十四团任职时,干部配备不齐,难以大量扩军,部队编制不足,指挥不灵,军心不稳。雨晴一如既往,为提高部队的思想素质和战斗素质,不遗余力地工作。他认为,张开五指不如握紧全都,建议把全团缩编成两个营,把二营的战士充实到一、三营,干部保留在团里,两个营满员,战斗力相应提高了。

  1940年10月中旬,雨晴和于得水团长奉命率十四团(两个营),从平度到东海地区进行反投降斗争。当时,以汉奸赵保原为首,在胶东组织“抗八联军”,勾结日伪军,屠杀共产党员和抗日群众,企图摧毁东海抗日根据地。雨晴、于得水率领十四团到东海地区,与孙端夫、梁辑卿等共同组成反投降的统一指挥机构。东海地区的反投降斗争,毙俘敌军3000余名,缴获土造轻机枪3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其它武器弹药一大宗。反投降胜利后,文登、牟平两县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反投降斗争胜利后,雨晴政委率十四团又西上蓬黄掖,边休整边战斗,开辟大泽山根据地,牵制西线敌人,配合十三四和十五团进行榆山大会战。十四团东来时不足700人,西上时人枪都成倍地增长,成为胶东能攻善守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之一。

  1941年11月28日,招(远)莱(阳)边区崤山一带地方。天空布着乌云,西北风不停地呼啸,山峦,村舍,林木,河流,都迷漫在风雪之中……雨晴率五旅十五团两个营(1941年夏十四团同十五团互易番号),驻扎在招莱边区的崤山后、万福庄、犁埠村。早晨,忽然从崤山东麓传来密集的枪声。侦察员报告,莱阳顽固派王子绍部在那里抢粮,与地方部队发生激战。雨晴当机立断,带领十五团立即参战消灭敌人。上午8点战斗打响后,从激烈的枪炮声中,雨晴发现对手不是顽固派,而是装备精良的日伪军(战斗结束后得知敌人是莱阳城和马连庄据点的600余名日伪军)。雨晴带领的八路军部队居高临下,用步枪和手榴弹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战斗中,王副团长刚要探身观察情况,雨晴一把将这个老红军按下,就在这一刹那,一颗罪恶的子弹穿过雨晴的侧胸。老红军安然无恙,雨晴倒在血泊之中。雨晴牺牲后,山纵五旅政治委员高锦纯在悼念文章中说:“雨晴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干部,模范的共产党员”,“他为人民,为阶级忠贞坚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里”。(资料提供: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

初审:时闻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