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14日讯(通讯员 李海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网络直播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其内容和形式的直观性、即时性和互动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主播”这一种新型就业形态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何抓住新形势下的新机遇,培育新型职业主播,以带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赋能实体经济,烟台市项目制培训给出了最优解。
课堂培训+直播实训
行业大咖面对面、手把手授课


2021年7月19日,由烟台市委网信办、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烟台广播电视台指导,烟台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各区市网信办、烟台市新媒体协会协办的烟台市首届网络主播培训班开班,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四期培训,近两百名网络主播顺利毕业,对推动烟台市网络直播产业健康发展,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动能,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培训班的引领下,该类培训在烟台各区市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盛况空前。

“网络主播”培训,是烟台市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一个新的培训项目,是系列化解决网络直播人才不足的重要步骤,也是有关方面与时俱进、携手推动全市‘网红经济’突破发展、实现‘后发优势’的很好切入点。我们希望通过培训加深各位主播对直播行业规律的认识、提高知识技能、掌握实践方法,尽快适应新时代融合发展趋势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需要。 ”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
烟台市首届网络主播培训班邀请到了烟台广播电视台、各大高校及淘宝、抖音平台的优秀老师、摄像剪辑制作师以及资深直播行业人为学员授课,开班仪式上,更是邀请到了烟台新媒体协会副会长、烟台媒体联盟秘书长、烟台电商协会理事、WeMedia新媒体集团烟威地区负责人、蓝海传媒总经理胥广忠为学员们进行首场培训。

培训采用课堂培训+直播实训相结合的形式开课,网络直播行业解析、主播素养培训、品牌推广营销、直播文案、短视频拍摄及剪辑……烟台市首届网络主播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全部围绕烟台市专业主播人才缺口需求而设立,既有扎实的理论讲解又有丰富的技术实战,参与学员按学业要求完成规定学时并通过考试,最终可获得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主播真是个综合型人才,以前认为有个手机谁都能干主播,来学习了才发现并不是这样,从主播素养、文案策划到短视频拍摄,步步都是学问,我的笔记本已经记得满满的了。”来自九吉公经销商的张艳霞感慨道。
培育优秀主播人才
推动全市“网红经济”突破发展
乘着新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东风,直播电商产业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过9600亿元,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5.87亿人,约5成用户频繁观看电商直播。

从烟台情况来看,全市网络零售监测平台店铺数量达13.8万家,2020年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方式实现网络销售2.69亿元。全市经阿里巴巴认定的淘宝村数量达12个,新增淘宝镇3个。烟台市直播电商发展势头不错,但与先进地区比还是有所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从事网络直播的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缺少具有较大影响带动力和专业水准的网络主播,无法满足巨大潜在的市场需求。
“直播带货这种‘人货场’结合的直观销售模式,使好的产品能够被有需求的消费者直接选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已经成为十分火爆的新兴营销方式。网络主播培训正是为了精准对接烟台市产业人才培养需求,定向培养高端人才,提升全市电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直播带货事业高质量发展。”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

拥有1万多名粉丝的“烟台熊小姐”也参加了网络主播培训班,课堂上,老师从视频策划、文案撰写、直播间搭建到行业发展分析进行了全方位讲解,有细节有大势,可谓干货满满,她觉得受益匪浅,“我从去年疫情期间开始做直播,视频都是随手拍摄,并没有提前进行过策划,渐渐地就没有东西可拍了,听了老师讲课以后我又有思路了,这次中秋节我拍了一期,访问量已经有26万了。”
学员王龙清更是通过此次培训开启了自己全新的职业生涯,“网络主播是一个非常好的就业选择,既可以宣传产品带货,又可以传播正能量,此次培训既学习到了理论知识,又进行了实操训练,成功地迈出了网络主播的第一步。”

网络主播培训,用前瞻性思维鼓励大家握住电商直播的发展先机,让更多人掌握直播技能,致力于打造一批本地优秀的直播人才,多元化呈现烟台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丰硕成果,让烟台各地的美丽风景、美好生活、鲜美物产等,传播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集群需要
以“项目制”培育新就业形态职业人才

网红直播培训其实是烟台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项目制”的一个缩影。今年,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有关工作要求,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集群需要,按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兼顾区县特色的原则,科学制定了15个培训项目,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就业形态职业技能提升的“烟台模式”。

企业职工、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大学生、退役军人、行业领军人才、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主等都是“项目制”培训的目标学员,劳动年龄内有培训需求的各类群体范围广、数量多,如何确保“项目制”培训有亮点、有特色、有突出成绩、有实际效用,成为“项目制”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形成工作专班、实地调研、反复论证,烟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最终确定以产业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各区县特色开展专门的项目制培训工作。
目前,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培训)、“鲁菜师傅”培训、医养健康行业领军人才培训、家庭服务业带头人培训、网络主播(直播带货)培训、创业人员提升培训、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海工装备技术人员培训、高端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师资培训、企业订单定向培训和无人机驾驶培训等15个培训项目已在烟台“遍地开花”。

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从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到直播带货员,新就业形态的职业化,正在不断变革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尤其是疫情以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新就业形态企业和就业群体规模迅速增长,新就业形态已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山东把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积极开展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工作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烟台市主动破解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难题,将“项目制”培训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的重要工作大力实施,以产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区县特色为着力点,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富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探索建立了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的“烟台模式”,为全面推动新就业形态的技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正在烟台大地上加速汇集!他们!正涌动成为助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