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烟台附院脊柱外科成功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

来源:胶东在线  2021-07-05 15:01:09
A+A- |举报纠错

  近期,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团队运用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数例脊柱微创手术。

  55岁的辛阿姨(化名)下班期间发生车祸,感觉腰痛难忍,无法站立翻身,被紧急送往滨医烟台附院急诊室,经X片、CT辅助检查诊断为腰2椎体爆裂骨折,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大梁骨”骨折。为了让患者能早期下地,恢复正常工作生活,脊柱外科决定对患者进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

  辛阿姨的CT资料提前一天被输入到了手术机器人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王春晓医生提前在电脑上规划好了每一枚螺钉的最佳路径。手术当天,辛阿姨麻醉翻身后只需要再拍摄两张定位片,与计算机的CT图像匹配好以后,所有的螺钉都在机器臂的引导下准确无误的置入。一个小时左右,患者的腰椎被坚强的固定起来。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柱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结构以及重要的解剖毗邻使其手术风险排名前列,手术学习曲线十分陡峭。其中脊柱置钉技术又是考验年轻医师的一道“高门槛”。临床上,脊柱螺钉的置入目前一般采用徒手置钉技术,高度依赖手术专家的经验和感觉。但因为患者骨骼发育各异,不同的医生经验不一,存在发生螺钉误置的风险。

  滨医烟台附院脊柱外科团队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中辐照、加速年轻医师成长,引进了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据脊柱外科谭江威主任介绍,该机器人手术具备以下优势:

  系统通过将患者术前影像资料与术中影像相匹配,将手术精度提升至毫米级,保证了钉道的准确性和手术的安全性。

  由于导航机器人不需要术中观察椎体骨结构,无需剥离肌肉显露,使得手术进入精准“微创时代”,一个螺钉仅仅需要一个5mm左右切口即可完成置入。

  按照术前医生规划的指定路径精确置钉,无需以往C臂机反复透视步骤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辐射量。

  另外,只要提前规划好各项参数,年轻医师即可完成复杂置钉操作,大大降低了脊柱置钉技术学习曲线。

  滨医烟台附院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是脊柱外科手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将大大造福于胶东地区脊柱疾病患者。

初审:栾雪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