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6月25日讯(通讯员 王娟 王朋祥 刘作华) 乡村振兴既要引进人才,也要就地取材。海阳市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持续推进“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职称制度,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
在海阳市盘石店镇大柴村,董元刚正在大棚里查看网纹瓜的长势,今天五十多岁的他,可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2014年,他就曾参加省农广校组织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经过几年的沉淀,不仅自己学到了技能,他还带领合作社成员们科学种田,使农户们实现了增收致富。
从2014年开始,海阳市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到2020年总共培训任务数是1752人。这些“土专家”、“田秀才”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对周边农户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成为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联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元刚表示:“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农民们学到了更多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管理模式上,我们也从原来的单一管理变为现在的综合管理,这增强了我们发展蔬菜种植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