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安获“烟台市最美退役军人”提名奖

来源:胶东在线  2021-05-28 16:10:00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5月28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孙倩)5月27日,“闪亮的名字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第二届烟台市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在烟台市广播电台隆重举行,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孙志安同志被授予“烟台市最美退役军人”提名奖。

微信图片_20210528160634

  孙志安同志,于1995年入伍,2008年10月转业至烟台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工作,现任警报管理科科长。戎装虽脱,军魂仍在。接受部队这所大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十几年,他养成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转业转岗后,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将这些优良作风在人防岗位上延续,时刻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自省自励,不断加强人防业务的学习研究,将“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宗旨融入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连续多年被评为“人防先进工作者”,他所在的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

微信图片_20210528160640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在岗就要爱岗,爱岗就要敬业”,这是孙志安同志的职业理念。进入人防10多年,他一心扑在岗位上,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让警报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是警报管理科的重要职责,警报器的维护管理工作既苦又累,全市共有四百余台警报器,巡检工作量巨大。由于地处沿海,受海风风蚀的缘故,警报设施通常会出现线缆绝缘部分老化、安全警示标志模糊不清等安全隐患,无形中增加了维护保养难度。为此,每年从年初开始,作为科长的他,就带领科室对警报设施进行安全加固、整理规范线缆、更换线缆安全护套,加装安全警示标志等工作,除锈刷漆、安装防雨罩等技术活他全部亲力亲为,加班加点是他的家常便饭。尤其在面对安装警报器这项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的工作时,他充分发挥出在部队养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头将上百斤的警报器扛到楼顶。每年的8.15警报试鸣前期,正值三伏天,他带领科室同事冒着酷暑、顶着烈日,跑遍市区的每一处警报点,爬遍每一处楼顶,把警报统控设备、终端设备、线路、固定设施都认认真真排查一遍,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以确保试鸣活动万无一失。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警报管理科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平时服务”的宗旨,对市民反映的警报鸣响问题,直面应对,尽心落实。2019年警报试鸣前一个月,有市民通过网上民声反映,在康和新城小区听不到警报鸣响声。接到情况反映后,他立即向领导汇报请示,并第一时间奔赴康和新城进行现场调研。经过认真实地查看和研究,他提出了在康和新城小学楼顶安装一台警报器的方案,得到了领导和技术人员的一致认同。雷厉风行是他的做事风格,方案确定的当天下午,他又跑回康和新城小学联系协调安装事宜,第二天,他就和科室同事一起,把百余斤重的警报器抬到学校楼顶,在楼顶40几度的高温下,他安排同事分工协作,重活难活自己抢着干,挥汗如雨地安装了数个小时,终于解决了康和新城无警报的问题。8月15日警报试鸣当日,康和新城居民终于听到了清晰又响亮的警报鸣响声。

  积极进取,提高自我

  “学无止境”是孙志安同志常说的一个词,他始终把学习作为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每天晚上,无论忙碌到多晚,他总要抽出时间来充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在他的不断努力下,考取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历,并一次性通过了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顺利取得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资格。

  他用学习实现自我提升,也将学习融入人防工作中。作为一名业务骨干,他制定了个人学习计划和目标,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人防政策法规、通信业务、计算机操作、公文写作的学习,他结合业务工作实践,坚持岗位练兵,虚心向科里的老同志求教,为带领科室开展警报业务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根基。2019年4月,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增设了两架无人机,面对单位没人会操作无人机的窘况,他主动报名赴外地参加无人机驾驶培训,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艰苦训练,取得了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书,为开展无人机信息采集保障工作打下了基础。他还考取了车辆驾驶B证,在人防重大演习演练中承担了人防机动指挥车的驾驶任务。

  工作中不断进取,生活中积极向上是大家对他的共有印象。工作之余,他是一个体育运动爱好者,长跑、乒乓球、游泳都是他的强项,他每年都代表单位参加市直机关运动会,并多次获得一、二等奖的荣誉。

  开拓创新,攻坚克难

  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是孙志安同志对待工作的态度,他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创新工作思路,攻克技术难关。2015年,按照国家人防办统一要求,警报统控系统需要更新换代,并增加防误鸣功能。升级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此,他不断与系统开发方交换意见,在对所辖警报系统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宵达旦起草了《全市防空警报控制系统改造方案》,以最快的速度下发到各县市区,为升级改造工作及时、有序完成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日常警报测试中,他发现警报信号经常会受到各种干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利用闲暇时间查阅大量的专业资料,积极拓宽思路,经过反复琢磨,提出了在总控中心与中转台铺设光缆,实现警报发布多手段的合理化建议。这一建议的采纳使得警报终端的远程控制与管理性能更加稳定可靠,警报统控率达到了100%,大大增强了城市防空防灾预警报知能力,实现了人防预警报知体系在战时防空、平时防灾及服务社会的作用。针对新建高楼多为高层坡顶,不具备警报安装条件,导致居民听不到警报声或者音响效果差的问题,他广泛考察新型警报种类,在他的推动下,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了分布式太阳能警报广播系统,解决了长期以来高层小区警报音响覆盖率低的问题。

  向“战”出发冲锋在前

  2020年春节,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打响,“我报名”、“让我上”是他口里的高频词。防控战场随处可见他的身影:高速路入口拦截入烟车辆排查有他,“双报到”社区卡口测温登记有他,“四进”攻坚走访入户摸排、进企业助力复工复产有他,森林防火也有他。从大年初八至今,两个多月以来,他一直以超强的纪律性和执行力投身在最苦最累的战疫前线。3月底,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成为防控重点,在“四进”攻坚组工作的他,坐在楼梯间一把椅子上值守归国隔离重点人员20多天,还主动承担起为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用品、倒垃圾等服务,从未喊过苦叫过累。

  即使奋战在前线,他仍心系本职工作,身为警报管理科科长的他,经常以电话、视频的方式与在单位的同事沟通开展日常业务。2020年4月3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哀悼活动公告,人防办接到鸣放防空警报的紧急任务,当时他正在山上进行森林防火,执行完当天的巡查任务已是晚上六点钟,他顾不上休息吃饭,就火速返回单位,加班加点进行警报联调测试工作。悼念活动当天,警报鸣放任务顺利完成,许久未见面的同事想和他聊一聊,一转眼却找不到他,电话联系后得知,他已离开单位奔赴防火一线。“兄弟,今天是清明节,防火任务艰巨,我必须马上赶回去顶上!”有一天,他的值守任务结束,回家路上偶遇抗疫献血车,他毅然走上去。献出了400cc的血量,第二天一大早又准时出现在值守点,用他的热血情怀和实际行动践行了军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

  孙志安同志虽然离开部队多年,工作性质和岗位变了,但是他练就的不畏艰难、敢于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没有变,热爱集体、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他将这些优良作风在人防岗位上发扬光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