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京的版图上,近年来崛起了一座靠创新驱动发展起来的新城——南京未来科技城。这里集聚了科技创新型项目1400多个,其中未来网络和智能制造类特色企业达1100多家,引进院士15名,各类高端人才3000多人……
从荒芜平地到载体林立,从面积4.62平方公里的创新创业园,到20平方公里的产业小镇,再到40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十年磨一剑,高新企业在这里迭代升级,一批批发明专利在这里孕育诞生。今天,龙口党政考察团来到了南京未来科技城,在这里体验智慧生活,感受产业脉动,聆听发展强音。

创新创业高地
孵化科技企业1500余家
南京之南,悠湖之畔,一座名叫“未来”的小镇,正焕发高质量发展的“大气象”。这里,就是位于南京未来科技城内的“未来网络小镇”。
小镇虽小,却肩负探路“未来”的艰巨使命。产业怎么创新?人才如何集聚?环境怎样打造?今天上午,考察团一行来到了这个小镇寻找答案。

走进小镇,只见绿草如茵处,一座座现代楼宇错落有致映照水面。林立高楼间,这里有紫金山实验室这样的“创新大脑”,有华为、中软为代表的“头部企业”,还有中德技术合作转化中心、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这样的国际化研发平台,更多是智行未来、物联传感、众智未来这样的“潜力股”科技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得益于区位、环境和配套,小镇共计孵化科技企业1500余家。
上午,龙口考察团一行走进其中的南京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考察学习最前沿的网络科技。这里是江苏省和南京市重点打造的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科研平台,主要面向网络操作系统、毫米波与5G核心器件等网络通信内生安全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实施科研任务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网络通信与安全研发高地。

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赋予小镇“ 青春”的产业基底。创设之初,园区在学习借鉴北京、天津、武汉、杭州四个国家级未来科技城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科创载体平台的打造放在首要位置,以优质的载体吸引顶级资源和顶尖人才,进而打造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兴产业的兴起地、高端资源的集聚地——这一“思维导图”,构筑起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看创新平台,小镇已集聚南京通信技术研究院、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宽带中心等三大核心创新平台,正在建设芯片检测中心、微波暗室、电磁兼容暗室等2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看新兴产业,在1平方公里的小镇核心区内,已初步形成以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等为特色的新兴产业,网络通信、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占比超85%。

看人才集聚,小镇累计引进刘韵洁、尤政、于长斌等两院院士和国外院士15名,集聚海归人才和创业博士200余人、硕士1500余人,汇聚创业与生活人口近3万人。
一栋栋现代的楼宇,一个个朝阳的产业,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整座小镇氤氲着青春蓬勃的发展气息。

南京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四级调研员黄垠中介绍,未来科技城正做好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文章,不断筑强“一城、两镇、三片区、四产业”区域发展规划中的战略核心板块,全力打造“ 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镇。
华为赋能发展
华为“一体一园”是龙口正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项目,项目投用之后,将担当起改造升级龙口传统企业的重任。而在南京未来科技城内,入驻了一家被称为华为“沃土工场”的产业创新中心与生态服务平台。在这里,华为是如何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应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此次考察学习,龙口考察团将这里当成了重点。

据华为(南京)沃土工场负责人介绍,以传统的工业企业为例,他们已经帮助域内企业在智能调度、智能排产、智能质量预测、智能质检、自动化生产等方面实现了改造升级。特别是针对江宁区企业发展痛点,华为不断帮助企业提升技术能力,创新服务解决方案,赋能本地工业、数字化领域等相关企业,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企业发展减负增速,提高管理水平。

迄今,华为(南京)沃土工场已为中电环保有限公司提供了智能一体化协调办公平台,为江苏睿孜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工业数据结构化分析平台,为南京老人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云健康智能管理系统,为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电力管理云系统,为南京新联电能云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了新联电能商业咨询云平台等。
“龙口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南京沃土工场的运营路径和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未来华为在龙口也大有可为。”参观过程中,吕波表示。

据介绍,华为(南京)沃土工场主要围绕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绿色智能汽车、人工智能、5G应用创新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产业创新中心与生态服务平台,将华为积累30年的ICT能力、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和链接全球的生态资源输出给当地企业,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应用,促进产业发展。每年扶持不少于100家企业,5年共计扶持不少于500家企业。

另外,华为(南京)沃土工场还致力于打造五大中心,包括方案创新中心、实验加速中心、能力发展中心、生态联结中心、成果展示中心,不仅为本地企业带来华为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开放能力与前沿技术,还将为本地企业提供全面的开发者服务和伙伴合作计划,赋能、赋力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和客户,共同打造以沃土工场为核心的产业生态。
有大脑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今天,龙口考察团一行首先来到智慧江宁运营管理中心,在这里探寻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智慧江宁运营管理中心占地9000多平方米,作为区县级的“智慧城市大脑”,运营中心通过对江宁区数据资源和社会治理要素的全景呈现,实现区街平台、跨部门数据共享和联动处置,让江宁城市管理看得见、管到位、会思考、能联动,让城市更智慧、更高效。

该中心建设了江宁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汇聚31个部门10亿多条政务数据,开发了100多种智慧应用场景,首次实现江宁全区运营管理实时感知、科学管理、高效指挥。通过对全域数据的统一接入、统一治理、统一编目、统一开放,将数据变成资产,用大数据为智慧江宁建设赋能。同时,中心还建设了城市运行一张图,通过江宁城市三维模型与数据专题分析,展现城市运行全景,监测城市发展体征,成为江宁区的态势感知中心。
“这里还是一个全域治理集成指挥中心。”陪同的江宁区委常委、常委副区长樊向前介绍,通过一个中心汇集群众诉求、一个中心统筹社会管理、一个中心实施跨部门跨层级联动指挥,真正做到“指挥调度一中心”,让江宁城市管理“耳聪目明”。
市民前往医院看病,无论挂号、缴费,都需要排队等待,而有了江宁“城市大脑”的智慧管理,现场排队现象不见了。江宁居民前往江宁区人民医院、江宁区中医院看病,可通过“我的江宁”APP预约挂号。按时到达医院并看病过程中,医院检查缴费、病人拿药缴费,都可通过线上进行,大大减少病人排队时间。
患者看病缴费免排队,背后是数据联通的结果。据介绍,以前,卫健、医院、人社等部门的数据各自独立、互不联通,线上缴费功能很难实现。如今,智慧江宁运营管理中心打通了这些部门的数据壁垒,通过线上数据融合,最终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智慧江宁运营管理中心还可以实时感知城市运行状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企业仓库里堆放的危化品,有没有安全隐患?企业如果超出经营范围存储危化品,监督部门又如何第一时间获知?答案是大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目前,智慧江宁运营管理中心正在开发建设江宁区危化品运输监管平台的应用,力争打通交通、安监、交警等多部门的大数据资源,利用云计算、AI、5G等技术,对全区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全流程、全过程实时监管。
四天的时间,考察团一行马不停蹄,目不暇接,切实感受到了苏南三强市、南京江宁区以及省内兄弟市区创新发展的蓬勃生机。他们以解放思想开风气之先河,以改革创新发时代之先声,以担当实干抢发展之先机,其中展现出来的思想之新、改革之勇、奋进之锐给龙口考察团每一个人以震撼、思考和收获。

华为的入驻是我市近年来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之一,肩负着带动龙口传统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任,龙口对华为可谓寄予厚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华为(南京)沃土工场也是江宁区渴望引进的项目之一,虽然项目在2020年2月才正式签约,但其实,早在2019年7月,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即携手华为共同举办“华为(南京)沃土工场”对接会,会上华为通过分享技术能力和数字转型案例,问卷调查等形式,与本地企业进行了深度的沟通与交流。不到一年时间,华为(南京)沃土工场已对接企业100余家,深度调研50余家。在此过程中,江宁开发区管委会给予了华为极大的支持,不遗余力帮助华为发展业务,开拓市场。
政府和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华为龙口“一体一园”项目当前正在大力推进,作为地方政府,如何在宣传和推广上帮助华为对接本地企业,让本地企业接纳华为,江宁区的做法值得我市借鉴。

南京江宁区
南京江宁区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位于南京市东南部,是南京主城八区之一,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创新基地,国家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江宁区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2509.3亿元,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36亿元。以“一城、两镇、三产业、四系列”为发展思路,打造由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和上秦淮旅游文化小镇两大小镇组成的南京未来科技城,建成集科技、文化、旅游、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网络产业、文化休旅”现代都市新区。
记者:张朋堂 编辑:苏高山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