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向海“揽”风成就蓝色梦想(图)

来源:胶东在线  2021-05-14 17:06:28
A+A- |举报纠错

202105141558317744

202105141558411368

  胶东在线5月14日讯(通讯员 姜雅静) 5月9日,当时针指向14时16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在海阳南部海域,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完成了山东省首台海上风机安装的重大节点目标,伴随着巨型风机的高高耸起,浩荡海风将在年底吹来第一度清洁“绿电”,海阳向海“揽”风的蓝色梦想触手可及。

  位于海阳的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是山东省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总投资约55.45亿元,装机总容量301.6兆瓦,安装58台5.2兆瓦风机;待今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后,年发电量约8.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煤2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6万吨。

  “从3月13日山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半岛南3号开工建设,到4月2日半岛南4号成功打下全省海上风电第一根钢管桩,再到5月9日山东省首台海上风机安装完成,历时不足两个月,海阳已拿下三项''第一''。”海阳市发改局局长修京堂激情澎湃地介绍道,国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两个项目,均属山东省首批七个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之一,总投资约110亿元,总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今年年底前将实现116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超16亿千瓦时,年可稳定上缴税金1.5亿元,年可节约标煤约50.4万吨。届时,海阳将成为全省海上风电项目第一个投产发电、第一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

  屹立在黄海之畔的海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面积与陆地面积相仿,是一处兼具良好经济、生态、人文的风水宝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海域风能资源,富有承载海洋产业的空间与潜力。2019年,海阳迎来了“省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千载难逢的“风口”,新机遇犹如一股巨大的浪潮,拍打着这座蕴含生机的滨海小城。

  胸怀理想,扬帆出海,海阳风电产业新版块加速隆起。2019年12月,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相继获批落户海阳,2020年4月20日,上海电气风电海阳智能基地项目开工,拉长了风电产业链条。库珀风机附件生产基地、海上风电法兰制造等项目循迹而来,项目迅速落地开工,海阳风电产业版图渐渐清晰。

  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标志着海阳市已按下海上风电建设“快进键”,用“风驰电掣”的“海阳速度”进军海洋,在全省风电领域崭露头角。其中,远景能源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中心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300台套智能海上风机机组的能力,可满足山东海上风电的市场需求;国核设备塔筒制造项目、丰汇设备塔筒制造项目、中集来福士年可分别达到生产塔筒5万吨、2万吨和生产导管架2万吨的能力。年底,上海电气也可建成达到年产200台套风机装备的能力。未来的三到五年,海阳将基本形成千万级制造能力和销售规模,形成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海上风电聚集区。

  “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的相继落户投产,为海阳发展风电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海阳将依托现有资源,着力将海上风电产业打造成为链条完善、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奋力打造绿色能源名城,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海阳力量。”海阳市委书记刘宏涛话语坚定。

  如今,海阳已初步形成集科研、制造、运维等于一体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落户远景能源、上海电气、核电设备、中集来福士、丰汇重工、中核控制、陆上运维中心、临港通用和重件码头等十余个上下游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能够为海上风电产业提供制造主机、塔筒、导管架、升压站等上下游链条的配套产品,为海阳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予新的内涵。

  海阔天空浪若雷,大潮涌动自天来。站在新起点,海阳还将努力探索在风电设备制造、海洋牧场、海水淡化、风电制氢、海洋能综合利用、工业旅游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投资合作,加快形成海洋与陆地、海面与海底、发电与储能、制造与运维等多层次、立体化整合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格局,打响“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品牌,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从蔚蓝驶向深蓝,从历史驶向未来。

初审:刘丽君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