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烟台这样努力!

来源:胶东在线  2021-02-20 19:26:24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2月20日讯(记者 贾楚航 许加薇 王向荣 邬勇)20日,烟台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开幕会上,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七方面主要工作。

  “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办好民生实事、夯实安全发展基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陈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1年烟台规划建设的部署让人振奋。无论是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改革,还是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的具体举措,2021年,烟台为确保迈好“十四五”开局之年第一步的新气象扑面而来。

  2021年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长7%左右,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目标。

  抢抓机遇,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2021年烟台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做大做强“三大科创平台”,推进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蓝色“智谷”建设,规划建设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科创中心、山东海工装备研究院,启动建设国家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城市创新高地。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万华全球研发中心二期、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泰和新材芳纶技术创新中心、显华光电材料研究院等建设,促进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办好第二届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引进高层次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一支专业化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要达到1300家左右,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独角兽、专精特新、瞪羚企业60家以上,推动更多企业登陆科创板;年内要新增高层次人才7000人以上;高效推进自贸区国际人才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建设等。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总投资1万亿元的482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1534亿元;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再加力,实施“千企技改”工程,抓好100个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10亿元;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要加快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万华乙烯项目二期工程要加快立项,莱州银海化工园区等省级化工园区要高标准突破式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汽车充电桩加快布局,氢能利用实现突破。

  支持福山区轨道交通产业园引进重大交通装备项目,推进海阳市商业固体火箭产业基地建设,支持高新区大力发展卫星技术应用产业和长城自主创新基地。新建5G基站2800个,打造一批5G+8K应用场景,推动开发区成为国内超高清显示产业示范区。着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新药研发。启动建设海阳核电二期工程,推进海上风电、LNG等清洁能源项目,全链条聚集产业,努力建设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杰瑞橙色云等平台发展,优化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大力支持工业设计活动,加快建设国际设计小镇。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到年底,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2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保持在52%左右。

  持续创新,顺应群众美好生活新期盼

  除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政府工作报告还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

  论改革扩大开放,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流程再造改革,在简政放权、“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监管水平等方面再推出一批改革举措,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满意度。

  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农村领域各项改革。深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健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药品进口便利化改革,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方便。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圆满收官,完善外部董事委派、职业经理人选聘等现代管理制度,市管实体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资产证券化率均达到75%。民企改革要加快步伐,年内完成规范化改制130家、“个转企”2000家以上、“小升规”100家以上。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企业家们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编制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发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轮值市作用,在扩大城市间合作方面取得更大实效。全面升级与日韩的合作,增开对东盟航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巩固拓展欧美市场。创新开展“双招双引”,强化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组织招商推介活动100场以上,全年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00个以上,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700亿元以上。推动自贸区领先发展,全年推出创新成果30个以上,成为全市开放发展的“领头雁”。支持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保税经济等。

  论乡村振兴,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能稳定在170万吨以上。实施种子工程攻坚行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培育小麦、玉米、畜禽、水产等优质种子种苗,支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中国北方种业硅谷。再改造老龄苹果园40万亩,实施莱阳梨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烟台葡萄酒产区保护。稳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公路500公里,完成374个建制村城乡公交一体化,基本实现农村规模化供水全覆盖,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覆盖率达到40%。强化农村党建引领,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争取2000个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涵育文明乡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率达到90%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设立过渡期,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防范出现新致贫和返贫。

  论民生实事,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161项市区城建重点项目,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新改造提升137个老旧小区。多策并举治拥堵,健全智慧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综合改造6条城市主次干道,优化一批交通堵点。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抓好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坚持“房住不炒”,加大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力度,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5948套,为9580户困难群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高度重视群众关切,基本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论扩大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稳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兜牢困难人员就业,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在烟就业4万人以上。

  论教育,年内新增公办幼儿园100所,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50%以上。促进教育公平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支持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25所,烟台一中幸福校区、一职专新校区建成投用,全面推行小学课后托管服务。深化校地合作,支持山东工商学院和滨州医学院创建大学。

  论文化发展,举办建党100周年主题“五个百场”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引领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高水平建设市级文化中心,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论健康烟台建设,启动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加强各级疾控中心建设,新建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市中医医院、奇山医院,创建100处示范化村卫生室。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成全民健身中心、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建设,建成冰上运动综合体,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水平。

  论生态环境,突出抓好工业污染整治、散煤清洁替代和柴油车污染防治,制定空气质量达标与温室气体达峰规划,加大煤炭消费压减力度。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大力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和入海排污口整治。加强耕地土壤风险管控修复,保障耕地安全。加快裸露山体、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支持长岛争创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推动昆嵛山保护区创建全国一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论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平均保障水平再提高5%左右,各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左右。降低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标准,大幅提高职工大病保险待遇。统筹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各行业都要为老年人开辟专门服务窗口,不能让老年人因不会使用现代智能装备而造成生活不便。全面加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功能。

  今年大事多、喜事多,确保社会安定祥和是烟台市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报告还在着力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完善风险防控新机制,以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政府服务效能新提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叮嘱广大公务人员要坚持求真务实,强化责任担当,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 责任编辑: 王大鹏 ]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