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关键举措。烟台对口帮扶巫山过程中,创新实施“政府援助、产业扶持、人力资源、企业合作、旅游融合”的“链条式”扶贫模式,近三年来,烟台市无偿援助款物累计达1.65亿元,2018年,巫山县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摘帽”。当前,从打赢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成为烟台扶贫干部的新课题。2021年元旦前夕,胶东在线记者前往巫山县扶贫一线,探访扶贫工作为推进巫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注入的新动能。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五篇《东西部协作扶贫记:农旅融合 神女天路添新秀》。
胶东在线2月20日讯(记者 孙宗顺 实习生 董占荣)行驶在重庆市巫山县境内山路上,直入云端的山,火红似焰的叶,连绵不断的江,让“神女”文化萦绕在每个游客心间。而在烟台派驻巫山的扶贫干部眼中,好山好景都是致富资源,围绕地方特色资源,他们建茶园,修步道,探索农旅融合,为神女天路添新秀,让当地百姓携手吃上旅游饭。

农旅融合 万亩茶园打造山体画卷
汽车沿山路行驶,前往建平乡磨子坪的路上,有一段“神女天路”,该路段曾被视为当地最难走的山路,进出难、收入少,是曾经磨子坪的真实写照。“2017年前,路不好,地也不平整,村民种些玉米和蔬菜,附加值很低。”建平乡工作人员牛启燕说。
现在,当地政府部门将12户村民集中安置后,磨子坪新貌胜旧颜。作为烟台市精准帮扶援建示范点,引进高附加值茶园项目,茶园土地流转、栽茶,周边道路等已基本完成。牛启燕说:“下一步将围绕茶园进行民宿建设,等茶树长大造型后,发挥茶园旅游效应,可以带动周边的民宿发展。”

巫山县政府办副主任、发改委党组成员、扶贫办副主任申俊立(挂职)介绍,磨子坪茶园项目,是农旅融合扶贫项目万亩茶园的一部分,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526万元,通过“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本变股本、农民变股东),借助茶园产业、旅游产业收入,贫困农民可获得32%的股权收益、2500元/人/月的茶园务工收益和旅游服务收益,实现安居乐业。
万亩茶园项目创意融入生肖景观元素,一幅幅茶园山水画沿山体铺陈,为神女景区添新秀。“建成后的茶园不仅可以获得产业效益和旅游效益,还能达到扶贫目的;作为旅游产品,茶叶的销路也有保障。”申俊立说。

登临飞凤峰顶 三峡年轮尽收眼底
在扶贫干部心中,调研越扎实才能将扶贫工作做得更有针对性。巫山县发改委党组成员、县扶贫办副主任刘永杰(挂职)永远忘不了到建平乡柳坪村调研时,爬飞凤峰调研的情景。“当时到山顶整整用了三个小时,俯瞰长江,三峡年轮尽收眼底,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刘永杰说。
在飞凤峰顶遥望神女峰,两岸的壮美景色令人震撼,能不能找到一个方法吸引游客又带动农民增收?经过走访,烟台扶贫干部发现这里公路已经修通,村民民居完善,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最终,确立了投资374万元的飞凤峰步道项目,传统马道被修葺一新,成了现今的旅游步道。
如今,已吸引步道周边有精力的村民发展起农家乐,还有市民专门从县城返回村里定居,从事农家乐。自驾到这里游玩的市民刘表示:“三峡年轮还是很震撼的,我在朋友圈发了图片,只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最能表达现在的感受。”

掀盖头!鱼头湾栈道揭开绝美奇景
在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一条2000多米的栈道镶嵌在绿水青山间,不仅让村民有了休闲去处,也吸引着游客攀登、观景。栈道所处的山上空气清新,一侧便是玉带般的江水,不时经过的游船激起涟漪,一幅山水画卷呈现眼前。而栈道尽头的景象更令人叫绝,突出的山地让江水拐弯,形如巨型鱼头,到访的游人无不拍手称奇。
江中乘船游,江上栈道走,吸引游客来还要留住游客。得益于旅游资源的声名远播,安静村多户村民也适时搞起农家乐。安静村63岁的村民陈祖芝就建起了三层民宿,虽然民宿尚未装修完毕,但已出租给附近施工的工人居住。谈及未来,陈祖芝说:“每天来往鱼头湾和码头的人不少,装修完以后给大家住宿,一间房一晚上收一百块钱,很有奔头。”

申俊立介绍,鱼头湾栈道是推动当地农旅融合发展的缩影,以新申报成功的5A神女景区为龙头,巫山的神秘面纱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揭开。为了加强巫山与烟台的交流,两地现已开通了“烟台一巫山一重庆”航线,先后开展了"鲁渝一家亲巫山快乐行”"相约飞巫山陆上游三峡”、巫山“美景美食美物”烟台活动周等宣传推广活动20余次。2019年来,接待山东籍游客1万余人,旅游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