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月4日讯(记者 邬勇 许加薇)1月4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重点发布烟台“十三五”时期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自烟台市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能够感觉到河湖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在推动实现河长制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的过程中,烟台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张永安回答。

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张永安
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是破解治水难题、保障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非常切合烟台实际的。
实行网格化管理,每条河有人管了。搭建了“河湖长+民间河长+河管员”三级联动工作网络,实行河湖警长制,实现了河湖管护网格化管理。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清河行动、河湖清违整治等专项行动,并将河湖“清四乱”作为常态化工作,持续开展河湖环境整治,共排查整治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各类河湖问题2900多处,全市河湖环境整体有了很大改善。
开展幸福河建设,河湖环境更美丽了。按照部署,分年度实施美丽示范河湖建设,今年重点在22条河流近170多公里长的河段上开展省、市级美丽示范河湖建设,12条河流被评为首批省级美丽示范河湖。下步,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更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进一步改善和美化河道,提升河湖整治成效,给群众提供更多亲近自然、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不断创新方式,群众参与积极性更高了。烟台市河流水库众多,要实行全面监管、长效到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重点从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创新党建引领治河思路。推行“党组织+河长制”治河模式,积极开展“党员护河岗”等行动,将河长制湖长制纳入党员教育实践日常活动,促使河道长治久安。二是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设为全市河长制湖长制群众投诉举报电话,在河湖长公示牌公开举报电话和微信公众号。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很高,仅2020年,就接到举报疑似问题60余起,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在监督鞭策工作的同时,也助力了河湖管护工作的扎实推进和长效保持。三是举办志愿者巡河活动。我市共招募民间河长700余名、志愿者1.6万余名,成立了烟台市“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启动“河小青”助力治水攻坚行动,定期开展集中巡河活动,及时发现和整治了一些突出问题,收到很好社会效果。还先后组织社会群众、民间团体、巡河志愿者、学校师生到栖霞、福山、招远、海阳等区市开展“绿水青山 巡河有我”大型巡河志愿系列活动,联合媒体举办了河湖摄影大赛和“水说”微视频大赛,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小手拉大手·河湖保护知识进校园”活动,这些活动已经成为我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步,烟台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到“有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