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12070元和5678元!烟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来源:胶东在线  2020-12-08 18:33:03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12月8日讯(记者 邬勇 贾楚航)烟台市政府新闻办12月8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烟台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民生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请问通过“十三五”发展,老百姓在哪些方面能够真切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烟台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绍忠回答。

烟台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绍忠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像以往一样,一直都非常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城镇新增就业2016年至2019年四年累计达56万人,每年新增1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6%以内。职工工资水平逐步提升,全市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15年的5.99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8.23万元。2019年城镇居民低保标准7380元,比2015年提高1032元;农村居民低保标准5280元,比2015年提高1491元。从居民收支看,2019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5年提高12070元和5678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比2015年提高7849元和4450元。从物质生活看,人民生活更加舒适便捷。2019年,全市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5辆,比2015年增加10辆;空调77台,比2015年增加27台。

  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近年来,烟台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幸福感体现在老有所养上。2019年末,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992元,比2015年增加412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18元,比2015年增加33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32个,比2015年末增加325个。幸福感体现在住有所居上。2019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由2015年的34.5和39平方米增至38.9和42.1平方米,住房成套率高、设施基本完备。幸福感体现在学有所教上,2019年,全市高等教育机构15所,在校生28.03万人,比2015年增加9.76万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增,2015年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63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地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幸福感体现在病有所医上,2019年末全市医院比2015年末增加40所,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增加5725人,卫生机构床位增加613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520元,比2016年提高100元。全部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幸福感体现在乡村宜居上。全市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已完成54万户,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90公里。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近年来,烟台市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筑牢小康生活的“压舱石”。2019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2016年下降69%和71.6%。市域社会治理水平较大提升,市、县、镇、村四级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共划分网格9918个,配备网格员9642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村(社区)达到100%。

[ 责任编辑: 王大鹏 ]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