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金仓街道农民徐皓光:黄土地里做出大文章

来源:胶东在线  2020-12-02 19:37:28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12月2日讯(通讯员 潘雪松) 农村有句谚语:千生意,万买卖,不如在家翻土块。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句古老的谚语显得越来越过时,也越来越不被当前的年轻人所接受。可莱州市金仓街道徐家村村民徐皓光就是不信这个邪,他就认准了黄土地里一定能生金,2014年以来,他放弃大城市的生意,回到家乡徐家村,先后流转土地500多亩,兴建起“70后家庭农场”优质果品产业园,6年时间累计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将这里变成了枝肥叶绿、果香诱人的世外桃源。

  现年43岁的徐皓光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做事不拖泥带水,敢想敢干。1995年,年仅18岁的他在山东航空公司工作,后被保送上海民航学校进修学习一年半。1998年,徐皓光借助民航改革的契机,辞掉单位工作,专门从事航空代理,最多时代理包机17架,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2013年,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徐皓光看到了行业存在的危机,果断脱离代理包机业务,回到家乡莱州市金仓街道徐家村。自小在家乡长大的他对村子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深爱这里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丛花草、每一棵树木,更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徐家村濒临莱州湾,空气清新,气候适宜,家乡人邻里和睦,豪爽友善,如果在村子里承包一大片地,开发一处果业种植园,一定会大有前途。

  敢想敢干的徐皓光立刻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徐赞成,徐书记认为这个项目可行,又和他一起找到街道相关领导,同样得到街道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徐皓光马不停蹄地赶赴远近闻名的莱州市郭家店镇小草沟村进行了参观,初步确定了引进最先进的红富士“矮砧”苗木,这种苗木具有抗病性强、挂果快、产量高、果实口感好等优点,特别适宜农业观光园种植。随后,徐皓光又到周边县市发展好的农业观光园进行了参观学习。

  2014年,徐皓光经过村委和村民同意,以每亩800元的租赁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500余亩,正式启动了“70后家庭农场”优质果品产业园项目。都说谨慎的庄稼耍笑的买卖,农业种植项目来不得半点马虎,从打水井、铺设灌溉管道、采购有机肥、订购苗木,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徐皓光都得紧盯紧靠。几个月下来,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徐皓光真有些吃不消,人瘦了许多,也变黑了,终于观光园有了初步的轮廓和模样。到2015年底一年多时间,徐皓光的农业观光园投入资金数百万元,却没有看到任何经济效益,一般人真的吃不消。徐皓光知道,农业项目讲究的是长期效益,只要认准了,横下心努力干,一切投入都会见到实效的。果不然,2018年,徐皓光农业种植园的“矮砧”红富士开始陆续挂果,虽然产量不高,但是由于品质好,人们纷纷前来订购,50万斤苹果收入达到180多万元,初尝甜头的徐皓光心里乐开了花,干得更有劲头了。

  徐皓光是个爱动脑、爱琢磨的人,在苹果园里观察久了,他发现由于果树枝条长势不平衡,枝条较多一面的果树挂果量反而少,经过咨询专家,他采取将枝条拉伸、延展,增强透光透气性,同时通过合理修剪,去掉多余枝条,挂果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一,仅此一项,年增加果品产量40多万斤。在此基础上,徐皓光加大有机肥投入,年施有机肥1000多吨,有效地增强了地力,为苹果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今年徐皓光的观光园实现苹果套袋300多万个,年果品生产能力达到150万斤,实现收入500多万元。“说实话,发展果品种植见效慢,加上规模化生产投资大,现在的许多人一般都不看好这种项目,也不愿在这方面投资,但我对果品种植有着充足的信心,我也相信农村天地大有可为,明年我的观光园将全面进入盛果期,苹果套袋量将达到600万个以上,年产优质苹果300万斤,收入超过1000万元。”面对今后的发展,徐皓光信心满满。

[ 责任编辑: 刘丽君 ]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