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雕刻出的“花花世界”(组图)

来源:胶东在线  2020-09-04 19:41:08
A+A- |举报纠错
刘作洪师傅正在雕刻
刘作洪师傅正在雕刻
作品展
作品展
作品展
作品展

  胶东在线9月4日讯(通讯员 石京艳) 根雕历史悠久,又被称为“根艺”,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以树根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以“七分天成,三分雕琢”为原则,将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结合起来,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令无数爱好者潜心雕刻,如痴如醉。位于烟台海阳市凤城街道东迟格村的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喜根艺的继承人刘作洪就是其中一位。

  文喜根艺自明时“大嵩卫”赵家“文喜堂”(现海阳市凤城地区)赵景星传起,到后来传至赵家后代赵恩贵之手,因赵氏断传而传于刘作洪继下。“我自9岁时就跟随我的师傅赵恩贵老先生学习雕刻技艺,文喜根艺从有记录到现在我这,算是第三代传人。”刘作洪表示,之所以能让师傅收自己一个外姓人为徒,还是自己对雕刻的热爱打动了他。“从小我就爱捡些树枝在上面雕刻,裤兜里、课桌上到处都是我刻的小玩意,也因为这事儿没少挨父母数落,他们老觉得我这样耽误学习,将来也不足以靠雕刻维持生计。”

  父母的反对没有削弱刘作洪对雕刻的热爱,而且在日后的日子愈发强烈。“放学和假期没事我就偷偷跑到师傅家学习,从他最擅长的雕猴子开始,然后一点点摸索雕刻别的物件,并在长大后成为一门糊口的技艺。”

  刘作洪表示,自己所做之物不在于多么珍贵,而在一块本来平平无奇的木头,甚至在常人眼里只能作为燃料的树根,通过自己的双手,经过取舍、雕琢、磨制之后,再一次赋予其深邃的内涵,仿佛有了生命和灵魂一般,形与意得以升华,变成了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时至今日,刘作洪已经跟自己的根雕技艺相伴几十载,而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师傅当年没有因为姓氏之嫌收我为徒,我也不能把它''私有'',若是碰到真心喜欢雕刻且有灵性的人,我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教授于他,让海阳雕刻技艺发扬光大。”刘作洪说。

初审:刘丽君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