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月20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张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伴随着雄壮激昂的旋律,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20名大学生为期4天的红色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4天的时间,行程上千公里,辗转烟台4个县市区,只为探寻志愿军老兵的足迹。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0周年。在这场以弱胜强的伟大战役中,一批批志愿军战士为了国家安全、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在枪林弹雨中无畏前进。据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数据统计,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人数为290余万,牺牲人数为183108人。

红色研学小分队先后拜访了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27军战地记者孙佑杰、原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3师战地快报记者王程远、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26军教导团指导员魏健以及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20军58师高炮营6连事务长董兹臣,当4位九十多岁老人一提起入朝作战经历,话匣子就关不上。
提到一起出生入死,最后却魂断异乡的战友们,即便过去了将近70年,他们的悲伤和痛心还宛如昨日——“你们一定要牢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血肉换来的,年轻人一定要珍惜!”四名老英雄对20名大学生提出殷切的期望。
朝鲜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无论是战士还是记者,都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与艰苦奋斗的决心。在战斗环境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决遵守组织纪律,不动朝鲜一寸一土,坚决不占朝鲜人民一粮一油。“冲锋我先上,补给留给伤员用”,正是这伟大的忘我精神,引领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砥砺前行,永不言弃,也引领着新时代的青年,不断前行。此次参加红色研学的20名大学生,是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国旗护卫队队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放假了没有急于回家,而是来到烟台接受红色革命教育,4天研究之旅,取得很多收获。带队者赵汉卿说:“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追寻老兵们的英雄事迹,学习和发扬老兵们不怕牺牲和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更多的人投身于关爱军人、慰问老兵的公益活动中来,让广大学子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够更好地传承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