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胶东在线网上嘉宾访谈,我是主持人少菲。今天我们直播间邀请了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的各位领导,他们将针对证照办理、消费维权、物业收费等有关内容,与各位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如果您还有相关的问题想要咨询,可以通过访谈征集留言页面,进行留言,参与访谈的嘉宾将会为您解答。下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今天做客的嘉宾:
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局长 滕作诗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 李强
食品生产流通监督管理处处长 徐荣磊
餐饮服务食品监督管理处处长 孟庆玉
法制处处长 季莉莉
市场规范管理处副处长 刘海波
滕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在节目的开始请您就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的工作情况,给广大网友作一下介绍吧。
主持人好,广大市民朋友上午好。首先由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过去一年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工作情况。2021年,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围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三城联创”三条主线,全局上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市场监管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年来,累计受理投诉举报1.4万余件,办理各类证照6461户,办理各类市场主体移出异常名录2454户,2个农贸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是安全生产覆盖范围最广。在14个安全生产指挥部中,除非煤矿山外,我局全部都参与,并牵头负责食药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2个指挥部。对全区2.5万台(套)特种设备,3800余家餐饮单位,4000余家食品经营单位,316家药店,进行全覆盖检查三轮以上,发现整改隐患29806个。在全市各指挥部红黄蓝考核中,名列前茅。
二是疫情防控涉及业态最多。在牵头全区77家进口冷链食品和367家进口集装箱货物企业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积极承担全区36家规上餐饮单位、8个农贸市场、316家药店、132个邮政快递、200余人外卖、136家小饭桌疫情防控。科学、精准、高效地处置了19批次涉阳进口冷链货物。面对各业态人员分散、成分复杂的实际,区分情况,制定方案,尤其是针对核酸检测单位、工种和检测周期不同的实际,将责任落实到分包领导、责任处室、基层所工作人员,及时督促调度各业态每月7500余人核酸检测,检测率保持在99%以上。
三是“三城联创”承担压力最大。文明城、卫生城、食安城迎检复审工作贯穿全年。我局在文明城创建中承担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非星级宾馆酒店;在卫生城复审中承担分值约占220分;食安城除个别业态由其他部门承担外,我局承担了19个业态8400个点位占96%以上的迎检工作。全年围绕“三城联创”出动执法人员4500多人次,为“三城联创”作出了市场监管贡献。新的一年里,我局将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工委管委工作部署,严格对照“三明三强”要求,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地抓好各项市场监管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工作展开:一是围绕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守住特种设备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疫情防控安全“三条底线”;二是围绕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深入推进信用风险差异化监管、市场消费环境优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三大工程”;三是围绕促发展惠民生,着力打造知识产权、质量品牌、便民服务“三大高地”。
好的,滕局长,感谢您的介绍。市场监管局是和咱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部门,我们这次访谈也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们经常在小区里看到住宅改成经营场所的情况,不少网友有疑问,在住宅区域内开设这些场所合法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视频里的问题,我想问一下法制处季莉莉处长,具有住宅性质的楼房,可以办理营业执照,进行经营性活动吗?那如果这些经营场所,给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该如何处理呢?
小区里不仅有上面这些营业场所,还有一些小饭桌存在其中,有网友反映说,金东小区里无证小饭桌泛滥,疫情这么严重,家长都没法安心。金东小区是不是存在网友说的无证小饭桌呢?咱们有没有接到网友投诉,去调查过?小区住宅内允许开小饭桌吗?如果允许需要哪些手续?如果只是看着孩子们学习,不提供餐饮,这个允许吗?如果小饭桌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咱们开发区备案的小饭桌一共有多少家?(办理了执照就说明备案了是吗)家长如何选择安全合规的小饭桌?在规范整治小饭桌方面,开发区都有哪些做法和成效呢?
刚才我们提到了营业执照,现在申办营业执照比以往简化快捷了很多,但是,有网友在注册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各种问题。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长江路南所窗口人员态度差,注册个体户没有顺利的时候,自己定规定一个地址不让注册俩执照,阻碍抖音等电商个体的发展,营商环境差。一个地址是不是可以注册两个执照呢?为什么工作人员说不可以?这是咱们开发区的规定还是全市统一的规定?
注册简单个体跑了三四趟才注册好。墙上钟表比正常时间快半个小时,五点下班,说四点半就办理不了业务,钟还快半个小时,四点就不接业务。咱们规定的业务办理时间是几点到几点?五点下班的话,四点半就不办业务了吗?这个是咱们有规定四点半就不办理业务了,还是工作人员个人行为?是怕耽误下班时间吗?再是工作人员回复前来办事的市民,态度不好,这种回复您怎么看?是不是符合我们的服务宗旨。
流程繁琐,朋友去办理个体,因为网上的人脸识别过不了,带着身份证本人去现场都办理不了,至今没有办理成功。这种问题咱们是不是遇到过?网上人脸识别不了,这个是什么原因?现在还有这种情况吗?为什么到了现场也办理不了?该如何解决呢?
老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买菜购物,一些居民反映小区周边没有农贸市场,生活很不方便。国奥周围足足有几千户,这里缺少商业,没有建设农贸市场的规划,那贵局打算怎么打造周围居民15分钟生活圈的问题?
奇章老农贸市场拆迁之后将建设高层住宅楼,现市场周边有佰和悦府、奇章、海信天山郡、瑞玺、百和荣筑等多个体量大的小区,人口密度大,奇章老农贸市场拆迁后,有无新建农贸市场计划?
对于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有没有一个标准,比如人口多少,辐射半径多少等,符合这个标准就可以建农贸市场。为什么一些小区符合这些标准,却迟迟没有建农贸市场?2022年,咱们开发区没有新农贸市场的建设计划?除了农贸市场的新建,原有的农贸市场也需:改造提升,更加符合老百姓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我了解到,2021年全市启动了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那咱们开发区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办卡预存了钱,商家却倒闭或者卷款跑路了,现实生活中,不少网友都有这样的遭遇。有网友说,疫情发生之前在开发区长江路星颐广场的一家饭店,办了500百块钱的会员卡,就用了一次花了100左右,后来疫情一爆发,店铺关门了,也联系不上了。不光是餐饮,像教育培训、美容美发、运动健身等,都是这类纠纷的重灾区,咱们市场监管局是不是收到不少这样的投诉?这种情况下,会员卡的款还能不能退回来?消费者要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消费者在充值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针对预付费消费可能带来的问题,完全交由消费者个体来识别防范其实是不现实的,应当通过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我们监管部门有没有一些相应的措施办法来减少问题的发生?
除了预付费的问题,如果我们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该怎么办?有网友说,在开发区新世纪商贸大厦买的衣服,出现质量问题,下午过去退货,商铺坚决不退,声称只要交钱了,都不退。商家卖的是三无产品,没有吊牌,厂址,发票,什么都没有。现在网购我们都知道可以7天无理由退换,但是线下购物,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付了钱就不能退,或者只能换不能退,这种做法合理吗?如果商品没有出现质量问题,但是不想要了,可以退吗?还有就是经常遇到特价商品不退不换,一些特价商品买回去即便有质量问题也不能退换,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这种不退不换是否合法?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维权呢?
不少网友反映,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家里老人被一些保健品商家诱导消费,买回一堆价格不菲的保健品。有网友说,天地广场东门站点对面有个栖餐厅,每天都会让很多大爷大妈来领鸡蛋,领了鸡蛋下次就是大包小包的保健品,每天中午这个餐厅还开一些会,领着大爷大妈们高喊各种口号,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一下,这种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合法吗?
还有网友举报开发区长江路170新世纪商贸大厦南面门头房“家家福享”(绿色门头,进小区中医世家药店旁边),涉嫌诱导和欺骗老年人消费。开始说是发鸡蛋、发面条,老人被忽悠买了好多罐奶粉,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厂家生产的,能不能吃都不敢保证。他们这种会议营销,依靠找托来让老年人消费,明显的含有欺骗性。
如果网友反映属实,商家的行为是不是违法?如何来判定这些营销手段或者产品是不是合法?咱们对于这些行为,有没有采取措施进行查处?是常态化还是有投诉才会查处?商家夸大宣传或者欺诈消费会受到哪些处罚?为何这种情况仍然屡禁不止?有哪些难点?如果遇到了老人被诱导消费,造成损失,如何解决呢?老年人如何避免这些销售陷阱?
保健品、保健养生器材已成为不法商家夸大虚假宣传、诱导老年人消费的“主打产品”。在这些保健品、保健养生器材宣传活动中,不法商家往往以免费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形式进行诱导,然后夸大介绍产品功能、功效。不法商家抓住部分老年人心理打“亲情牌”,通过多次免费体验、领取礼品等方式,让老年人逐步放松警惕,最终“心甘情愿”购买所谓保健产品。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给老人提个醒,监管部门也要通过更严格的监管,惩治商家的不法行为。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出入乘坐电梯,一旦电梯故障,对于我们的进出便利以及人身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电梯出现出现滑梯、停运、困人等故障,业户应该怎么办?
之前新闻报道里不少因为电梯故障导致的人身伤害事件,所以电梯的安全不可忽视,电梯正常的维保时间是多久?业主怎么知道电梯是不是维保了?为什么有些电梯频繁故障,是电梯的质量问题还是使用问题?如果电梯超出维保期限该如何处理?我们市场监管部门是如何进行电梯安全监管的?电梯的使用年限有规定吗?如果超出了使用年限该怎么处理?
住宅小区电梯无物业管理、没有维保公司,影响业主使用,应该怎么维权?
除了电梯的问题,不少网友对小区物业费、停车场停车费都是怎么收取的非常关注,很多业主都不清楚收费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来的,物业是不是需要公示,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怎么算是违规收费?收费过高应该怎么办?收费标准与服务不相符怎么办?对于违规收费怎么处罚?
还有一个不少网友关心的问题,就是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问题,之前新闻报道多地进口冷链食品或内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我们是如何抓好进口冷链食品排查管控的?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专仓的作用是什么?经过监管专仓消杀的食品能否安全食用?现在市面上的进口冷链食品,我们可以放心购买使用是吧?
好的,感谢徐处长的回答。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对网友问题的解答,如果本期节目过后您还有相关的问题想要咨询,可以登录网上民声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进行留言,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