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直播间,人社局的工作琐碎繁杂却关乎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和烟台市民的高度关注,在节目的开始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人社局总体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出抗疫情、保复工、助企业、惠民生的“组合拳”,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坚决扛牢稳就业重大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1-9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5万人,登记失业率2.44%,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已发放就业创业补贴4.18亿元、创业担保贷款5.1亿元。着力保障企业用工,5次开展用工专项调查,在全省率先开行“返岗直通车”,设立452名用工服务专员、5500余名招聘专员,开展了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线上线下专项招聘活动,已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4.46万人。大力推进技能提升行动,在25户企业启动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开展160个工种技能竞赛,完成培训7.9万人。 二是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疫情期间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五免三减半”政策,已为全市6.7万户参保单位减负41.5亿元。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在全省率先完成提高养老待遇任务,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3567元。失业保险参保124万人,启动发放失业补助金,发放标准根据缴费年限分别为每人每月200元(缴费1年以下)、300元(缴费1-5年)、500元(缴费5年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工伤保险参保150.6万人,5月起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20%,月均可为参保单位减负600余万元。推行了社保基金电子票据、跨省社保关系转接全程网办等便民措施。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率保持100%。 三是全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地。我市出台了人才新政9条措施,对首次新引进到我市企业工作且缴纳社保一年以上的博士、硕士、“双一流”高校和全球前200名高校(QS)的本科生,分别给予每人每年3.6万、2.4万、1.2万元生活补贴,补贴3年;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每年遴选100个左右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创业资助,极大提升了我市人才竞争力。大力招才引智,组织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云聚活动、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名企名校行等大规模人才活动30余场,1-9月份新增各类人才3.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724人。启动2020年度职称评审。首次开展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出台了防疫一线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建立继续教育线上培训平台,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培训。 四是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协调作用,引导职工与企业共渡疫情难关。抓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办理投诉举报案件1907件,为劳动者补发工资等待遇3368万元,补缴社保费813万元。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处理效能,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全类型要素式办案方式改革,推广联合调解和“互联网+调解”平台,1-9月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受理案件6788件,为企业和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4亿元。 为更好的服务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和广大职工群众,今年人社部门大力开展“政策畅通行”和“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加大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宣传解读。建设“智慧人社”线上平台和线下综合服务窗口,推出了就业参保、退休、工伤、烟台优才卡等多个“一件事”,群众在线上线下提交一份表单、一次信息,即可一次办好。今后,人社部门将围绕掌上办事之城建设,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全程网办,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和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好的,感谢王局长的介绍,本期访谈从征集留言开始便收到了诸多网友的关注,从提问的留言来看多以政策咨询为主,主要涉及职称评审,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等多个方面,下面来看一下具体的留言情况,职称评审一直都是事业单位职工较为关心的话题,每次的职称改革也都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有网友咨询本人2014年取得助理记者初级证,目前在一所中职院校行政科员,没有取得相应阶段教师资格证,请问我还需要重新评助理讲师的初级职称吗?之前打听到可以转系列,如果要转的话,我应该准备什么?怎么转?应该去哪个部门办理?这个问题请逄科长解答一下吧:
请问军转干部在部队是行政干部,转业到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对军转干部评审职称有什么政策规定,是从初级开始呢、还是直评相应的职称?这个问题请逄科长解答一下吧:
你好,我是80年代中专毕业,90年代函授大专毕业,2000年评定为化工工程师,请问我这种情况可否申报高级职称?
教师群体近几年来对于职称评审的关注一直居高不下,每年都是“网上民声”的讨论焦点,部分教师主要对评审政策提出一些疑问,就像这位网友提的:近几年,在烟台市教师职称评审中提出一个新标准:评审副高需五年内有三个师德优秀,且每年给学校的师德优秀人数为30%左右,结果各个学校在执行时五花八门,我们想问人社局,中央及省哪一文件规定,师德必须五年之内有三个优秀才有资格且能评上副高?有关部门的这种行为违不违法?人社局能认同他们的侵权行为吗?师德优秀是评出来的吗?关于这个问题,王局长,请问一下您,人社局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主要负责哪一部分?从人社部门的角度,这位网友的问题您怎么看:
中小学教师系列自2019年实行了农村基层教师单独进行职称评审。请问,城区尤其是街道办事处之类的学校是否能够增加名额分配?这个问题请逄科长解答一下
工伤九级伤残,想辞职,与所在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请问这种情况,能得到哪些方面的补偿?补偿金多少?宋主席:
你好,本人六月底上班途中摔伤,腿大面积擦伤,膝盖半月板一级损伤,当时单位说疫情期间工伤鉴定暂停,说不能报工伤,现在我又跟单位说想报工伤,单位说超过30天了不符合规定,想问一下,就是不能报工伤了么,如果想报工伤,该怎么办呢?宋主席:
关于工伤报销这方面人社局具体是如何规定的?职工如何申请工伤赔付?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宋主席:
我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职工养老医疗保险从1995年开始交了25年了,每年都涨实在是承受不了,请问烟台对灵活就业人员有什么优惠政策4050对灵活就业人员有什么优惠政策,比如大连对男50岁女40岁灵活就业人员实行减半的政策,请问烟台有此政策吗?
您好,我是一名女同志。工作后,从2011年开始交社保。2017年辞职后,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自己交了三年社保,今年已经57岁了。社保交了10年,请问现在有无一次性补缴的政策?宋主席:
想问一下人社局领导,退休工资是不是跟每个月交的保险多少有关系?单位给交的保险太少,自己能不能再交一些?这样以后的退休待遇就能更高一些?宋主席:
今年劳动保险针对困难群体有许多优惠政策,比如申领补助金,请问目前针对自由职业,自己缴纳社保的这部分群体有无优惠政策?因为这部分群体既无法缴纳失业险,无法享受失业金,但目前又失业无生活来源的边缘群体,目前我和妻子已失业近两年。宋主席:
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每年都有递增机制,为什么居民养老保险没有递增机制?难道物价只长在退休职工身上?希望统筹协调考虑。这个问题王局长:
9月24日上午,在中国·烟台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云聚活动现场,烟台市发布人才新政,部分政策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然而对于人才引进的政策,有网友却产生了一些疑问,下面来看一下具体的留言情况,有网友留言今年刚来烟台,年底就是“2016-2020烟台”政策的有效期了,可是根本来不及享受,不知道新的政策能不能符合要求呢?如果不符合,对于中间断层期间来烟工作的人怎么办呢?这个问题请翟主任解答一下吧。
您好,烟台人才新政是2020年6月份实施,请问2020年7月首次在烟台入职,2020年9月首次在烟台购房,当前不满足缴纳一年社保条件,请问是否符合政策发放购房补贴的条件。翟主任:
我是2018年来烟工作,看到新闻,今后将有硕士补贴10万的政策,请问何时施行,我现在买房,或者明年买房,到底是按照哪个政策补贴,这个问题请翟主任解答一下吧。
在引进人才方面,是否能够效仿威海,对于外市人员增加本科人才补贴,增加购房补贴等,烟台的人才政策不够吸引人,这个问题请翟主任解答一下吧。/p>
人才新政的实施将为烟台的发展带来哪些利好?或者说对这座城市将有什么推动作用?王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我现在在私人企业开半挂,是营业性货车,请问我是不是特殊工种?单位缴的保险是普通的保险。王科长:
你好,咨询一下特殊工种退休政策。我是一名钻探工,今年57周岁,前年由公司代办特殊工种退休手续,资料审核时回复缺少工资条或工资证明,被按不符政策打回。今年是否有新政策,有无政策放宽。我这种情况今年能否办理退休?谢谢!王科长:
我们看到,在“网上民声”平台上,有网友多次投诉企业在劳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不给加班费、不签合同、不交保险、拖欠工资,等等,今年以来,网上民声关于劳动保障方面的投诉已经有五六百条,对于这样的投诉,王局长,咱们人社局会进行专门调查吗?如果调查属实,而企业又拒不执行,劳动者的权益究竟该如何保障?
好的,非常感谢王局长及各位领导参与到今天的访谈,本期节目过后如果您还有相关的问题想要咨询,都可以登录网上民声烟台市人社局页面进行留言,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