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8月26日讯(通讯员 王伟)金融统计数据质量是关碍银行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和影响监管效率的重要因素。烟台银行根据以往数据统计治理经验,针对管控中的难点和痛点切入,从人员、管理、科技三个维度融入数据统计质量管控体系,推动数据资产质量逐步提升。
聚焦统计人员素质,提升统计处理质量
“量身定制”全方位宣贯统计知识培训,深化统计人员质量管控意识。
烟台银行各业务统计部门定期组织面向多层次受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数据、指标、细则的讲解和培训,认真解读监管要求和目标。今年7月,在行内组织开展了金融统计业务竞赛,本次竞赛涉及总行部室及分支行28家机构,共57名统计人员。要求各机构结合竞赛“差异化”成绩,有针对性加强相关人员统计理论知识水平和统计实务操作技能,落实统计人员质量管控要求,减少或避免数据质量问题的发生。

聚焦数据管理架构,强化统计生态环境质量
强化数据统计质量管理,既需要建立有机数据系统质量管理机制。烟台银行建立了数据治理架构和管理体系,明确了数据管理涉及的管理政策、控制流程、考核评价制度等内容,并对本行数据标准字典进行了设计。
1.烟台银行制定的生产数据管理办法,明确了数据分类管理、数据调用修改、数据脱敏管控、数据备份、存储管理、数据恢复验证、数据迁移转储、数据废弃清理等,进一步健全对生产数据的安全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加强数据信息各流程管控措施。
2.烟台银行制定的风险数据管理办法,明确了风险数据质量管理是通过业务管控及技术检查手段,控制并保证风险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关键因素,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本行风险水平与经营状况,为本行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考核办法。
3.烟台银行制定的统计工作制度,明确了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工作基本任务、统计工作基本原则、统计机构管理、统计人员管理、统计制度及报表管理、统计资料管理、统计分析和统计监测、统计监督与检查、奖惩及责任追究,保障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完整。
聚焦信息科技技术,优化统计系统设计质量
建立融入信息科技化全流程的数据统计管理要求,通过强化数据质量管理需求,从源头开展数据治理工作,使烟台银行信息系统建设向标准化、数据质量管理规范化的转型,推动数据资产质量逐步提升。
持续完善统一报表平台和管理驾驶舱系统,为管理用户提供各种报表查询功能,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分析功能,规范全行报表工作流程,提升报表加工效率,为经营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为满足监管政策调整及数据报送规范多变的需求,推进从覆盖银行所有业务与风险的监管统计计算报表的1104系统、推进人民银行大集中系统等监管数据系统的升级优化工作。监管系统升级完成了G01/G0101/G0103/G0107/G0109/G03/S6301/S66/S6303/G04等报表的自动提取,月报季报模块的成功上线及数据提取工作大幅提升了监管统计报表的自动取数率,自动取数率大幅度提高,目前该项目正进行资金系统及国结系统的数据接入工作,并进行季报、半年报的开发。监管报送系统升级改造使统计数据粒度越来越细,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操作更加简单,最大程度避免手工填报错误,从而极大程度地提升烟台银行监管统计质量。
金融数据统计工作任重而道远,强化质量管理,需要全行联动。我们旨在打造精准数据统计管理体系,实现对烟台银行业务经营运行更为准确的监测、分析、预测、预警,提高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及时性,提升银行业务发展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管理效能,建立安全可信的金融统计数据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