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SF是什么
国际自我保健基金会
(International Self-Care Foundation,简称ISF)
2011年在英国成立,是独立运作的国际性公益组织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我保健的理念与行为,通过提高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来维护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预防与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推动民众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及高质量的生活,降低国家和民众的医疗卫生支出负担,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2012年ISF面向全球,发起成立“国际自我保健日”的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
2014年,美国国会响应ISF号召,通过515号决议案,设立国际自我保健日。
2016年加拿大政府响应ISF号召,设立国际自我保健日。
2017年中国政府响应ISF号召,设立国际自我保健日。
2011年至今,ISF联合全球多家非盈利性组织、慈善机构,在多个国家开展不同形式的自我保健活动,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除英国伦敦总部外,ISF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两个核心的运作平台:在中国香港,注册公开慈善团体ISF,并联合香港善学慈善基金会开展大型公益活动;在中国大陆,ISF已在民政部注册备案,并联合中国华侨基金,设立专项基金“国际自我保健基金”,全力推动中国的自我保健事业!
2、ISF国际注册营养含金量如何?
2018年10月28日,ISF正式发布"国际注册营养师"项目。
该项目旨在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实用,具备国际视野的新型营养师,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条例(2017-2030年)》的落实。
ISF立足国际、放眼全球。ISF国际注册营养师项目的启动,必将为中国健康行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保证ISF国际注册营养师的国际性、专业性、实用性,ISF成立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聘请
原美国FDA高级评审官、现美国爱心基金会会长翁永凯,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中心顾问孙树俠,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
叶剑英元帅保健组组长高存厚,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刘金英,
中国医科院整形医院营养科主任高玉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营养研究所研究员艾华,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
北京同仁医院营养师武韬担任专家委员。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葛可佑、
特殊津贴职业教育专家李刚为专家委员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