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4月7日讯(记者 王向荣 许加薇 李刚)记者从4月7日上午举行的“十四五”时期烟台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和举措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十四五”时期,全市确保实际使用外资突破12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突破4000亿元,努力将烟台打造成为面向日韩和东北亚、连接“一带一路”、连通欧美的重要“桥头堡”,为山东省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高起点谋划对外开放新格局
积极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重大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快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烟台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转变。突出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全面升级日韩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全面对接RCEP、巩固提升欧美合作。
高水平打造经贸合作新优势
围绕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适应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新变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大力优化外资外贸结构,推动由经贸大市向经贸强市转变。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创新开展“双招双引”,做大做强对外贸易,还要有序推进对外投资。
高标准打造对外开放新阵地
建立健全市场化招商、公司化运营、绩效化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各类园区平台在全国全省走在前列。坚持先行先试、联动创新,推动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赋能提升,推动烟台综合保税区提质升级,推动中韩烟台产业园加速发展,推动重点特色园区突破发展。
高效率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保护服务体系,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探索抵港直装、船边直提口岸作业模式,推进口岸通关、物流作业无纸化、电子化。不断完善口岸收费监督管理协作机制,营造公开、透明的口岸收费环境。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以及检验检疫、标准计量等方面,构建更加高效顺畅的合作机制,促进东北亚区域贸易互惠、合作共赢。创新开展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以“跨国办”新模式为起点,探索建立集商事登记、货币结算、商事仲裁等于一体的跨境全流程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居留便利化水平,对外国人来烟工作、居留许可一门受理、并联审批,推动外国人来华邀请网上申办机制,让城市更具国际化、包容性、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