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0月28日讯(记者 王向荣 阎威臣 摄影 李刚)10月28日,“核创未来 绿能同行——2025烟台清洁能源产业媒体采风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的核能科普展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来自全国30多家媒体的总编、记者,在这里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核能探索之旅”。
创新形式:让核能知识“软”着陆
核能发展,科普先行。烟台作为核能产业新城、山东省核电装备制造业支柱城市,近年来持续开展各类核能科普宣传活动,成功让“硬核”知识“软”着陆,构建了一道全民参与的科普风景线。
从社区到校园,从广场到赛场,烟台的核能科普工作打破传统模式,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在社区,核能科普与非遗剪纸、手绘风车、欢唱会等传统文化形式巧妙结合;在校园,“院士进高校”活动让中国工程院于俊崇院士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在商场,核能科普嘉年华首次展出十余台互动科普展项,让大小朋友在玩乐中解锁核能奥秘。
“这个核能科普展形式灵活、有效,在核能的安全性、先进性、应用广泛性等方面都有介绍,对市民大众,特别是对我们年轻的一代十分有意义,让他们充分了解核能知识,将来从事核能事业,为核能健康发展、安全应用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会长胡宝祥表示。

沉浸探索:集章之旅中的核能知识宝库
展区最吸引人的要数五个集章点位的“核能探索之旅”。总编和记者们手持《集章手册》,在互动体验中了解核能知识。
在“核能科普知识问答大转盘”前,参与者热情高涨,核能投壶游戏区更是排起了长队。每位参与者将手中的“箭”想象成要投入反应堆的“核燃料棒”,在游戏中体会核能技术的安全、可靠与精准。
在企业展区,持久钟表、东方电子、东德实业等9家企业亮出自家绝活,成为现场焦点。迈出核电装备时间系统国产化第一步的持久钟表,建起全国首个城市级数字化虚拟电厂的东方电子,推出“1秒充电1公里”超级氢电站解决方案的东德实业等,令在场总编、记者们大开眼界,他们瞬间化身“小学生”,问题一个接一个。这种热烈的互动氛围,让整个展区变成一堂生动的清洁能源科普公开课。

跨界融合:核能科普的“破圈”传播
烟台核能科普的创新不止于游戏互动,更体现在一次次突破边界的“破圈”尝试。
烟台曾联合市散文学会,邀请作家深入核电站,用优美的文字描绘绿色能源,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核能科普还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成功举办了“核能科普杯”乒乓球、足球赛事,让“强核报国”的精神与体育拼搏精神同频共振。
“硬核青年相亲会”“核能亲子Citywalk”等形式新颖的活动,则让科普与社交、文旅深度融合,展现了核能产业温暖、时尚的另一面。

集齐五枚印章的总编和记者们在服务台兑换了“核能探索家”纪念品“核果果”等核能文创,但比纪念品更珍贵的是他们对核能的全新认识。核能科普展只是开始,接下来两天,他们将走进参展的9家企业,亲身体验烟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创新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