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谭菲菲 宫婉玉 韩熠 实习记者 单煜媛)10月18日,2025年首届生态苹果产业暨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烟台牟平正式开幕。这场聚焦苹果产业绿色升级的盛会,以“生态引领、数智赋能、低碳驱动,共促我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吸引行业专家、产业代表及各界嘉宾齐聚,集中展示烟台苹果生态建设成果与创新实践,为全国生态果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高端交流合作平台。

开幕式现场亮点纷呈,两大核心成果同步发布:《首届生态苹果产业“烟台宣言”》与生态果品标准体系正式亮相,生态苹果创新联合体也于当日启动。吴孔明、康乐、朱有勇、柏连阳、欧阳志云五位院士受邀作主旨报告,围绕“渤海湾地区迁飞昆虫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产品核算与价值实现”等前沿课题深度解读,为生态果业发展注入关键科技动能。

本次大会采用“1+3+N”活动架构,以1场开幕式为核心,同步设置3大专题论坛,并配套多场实地观摩活动,全方位、全链条展示生态果业创新成果。10月18日下午,与会嘉宾前往华香果业分水岭基地观摩。作为全国首家5G高端苹果生态基地,该基地以纯天然饮用水灌溉为基础,构建“以草养虫、以虫治虫”的生态平衡系统,配备5000吨智能冷库与全自动分选线,生动呈现“一颗苹果串联三产融合”的现代果业模式。


在生态种植方面,基地严格践行大会主题理念,每亩每年施用有机肥8-10吨,推动土壤有机质年均提升1%,已成功获得绿色、有机、生态及零农残四项认证。产业链延伸上,基地依托HPP超高压冷灭菌技术开发纯苹果汁,推出三蒸三晒果脯等深加工产品;同时打造农耕文化广场、果树认养等农旅融合项目,实现苹果产业全链条增值。

10月18日晚间,大会还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部会议,聚焦病虫害绿色防控专项,推动行业关键技术协同攻关。10月19日,三场专题论坛陆续开讲,分别围绕“果园生态技术与绿色生产”“生态果园建设与绿色投入品”“生态苹果产业链与品牌标准化”三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生态苹果产业发展提供具体路径参考。
同期,大会还举办马世骏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并召开山东省果品产业技术体系内部会议,重点谋划“十五五”期间果品产业重点任务,进一步引领果业绿色转型方向。

作为中国现代苹果产业的发源地,烟台苹果产业基础雄厚。目前烟台苹果栽培历史已逾150年,年产量达660万吨,鲜果产值突破340亿元,“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连续16年位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榜首。牟平区作为烟台苹果核心产区,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建成规模化现代果园30余处,积极推广维纳斯黄金、王林等特色品种,形成“早中晚熟搭配、红黄绿色系兼备、奇特优品种互补”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其中,牟平培育的“王根儿红”苹果连续三年斩获中国好苹果大赛金奖,辖区观水镇被誉为“中国苹果第一镇”,牟平区及3个镇还分别入选中国苹果产业50强县和百强镇,成为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此次大会的举办,既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全国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烟台样本”。全国果业代表通过大会共商绿色发展路径,推动“烟台模式”向全国推广,助力苹果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农民增收与产业振兴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