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20日讯 在山东港口烟台港,繁忙的铁路线上,一列列货车井然有序地穿梭。在这高效运转的背后,是一群铁路人以专业和坚守,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工作现场,看他们如何严守“安全关”。
连结员:指尖听音
“第12节车厢,风管已摘除,确认安全!”连结员陈凤龙完成操作后,发出清晰的指令。在车列解体作业中,摘风管看似简单,却是保证车辆彻底分离的关键步骤。连结员要待车辆完全停稳,要先检查折角塞门是否关闭,一条腿踏入线路中,半蹲下身,以标准姿势摘开风管。每个动作都必须精准到位,任何未完全分离的车辆都可能引发严重事故。连结员凭借指尖敏锐感知风管卡口完全脱开的“咔嚓”声,正是这份对细节的极致把控,让每次调车作业都安然无虞。

机车司机:双重确认
“前方道岔位置正确,信号开放,进路安全。”轰鸣的驾驶室中,机车司机徐圣涵一边瞭望,一边与副司机进行确认。在港区复杂的线路上运行,每一次进路的确认都关乎整列车的安全。他严格落实“手指、口呼、确认”的作业流程——手指进路方向,口呼信号状态,与副司机交叉确认。特别是在弯道和视线不良区域,他提前鸣笛、控制车速,确保万无一失。这种对进路安全的时刻警惕,已成为机车司机肌肉记忆的一部分,保障着机车在港区铁路网络中安全穿梭。

线路工:除患于未然
午后的轨道旁,线路工丛旸正带着探伤仪进行钢轨检测。“这里回声异常!”他在一段看似完好的钢轨前蹲下身子,仔细复核。果然,仪器显示轨头深处有一条细微的横向裂纹。这种隐患肉眼难以发现,却在列车重复荷载下可能突然断裂,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做好标记,组织进行钢轨更换。正是这份对隐患的零容忍,让每一米钢轨都经得起重载列车的考验。

机车检修工:分毫必究
“闸瓦间隙必须精准控制,这是制动安全的生死线。”“闸瓦允许最小厚度15毫米,低于这个数值就一定要更换闸瓦。”机车检修工杜福楠与师父站在机车底部,用专用塞尺反复测量闸瓦与车轮的间隙。他手持扳手,逐一检查调整螺栓的紧固度和防松标记,“一个松动的螺栓,就可能让整列列车刹不住。”在狭小的检修空间里,他屏息凝神,用游标卡尺校准每个调整器的参数,每一次精准测量,都是对安全的无声誓言——让机车在港口铁路上安全启程,平安归来。



2020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烟
山东滑雪高手汇聚“雪窝”烟台 赛场飞驰比
2000余名民间艺人齐聚
以新姿态奔赴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