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25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近日,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上升的问题,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张凤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许多家长普遍认为手机和电视是损害孩子视力的“元凶”,但实际上,真正容易被忽视的视力隐患往往藏在日常生活习惯中。
“除了屏幕类电子产品,不良饮食结构、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和缺乏户外活动,也是当前儿童视力面临的主要威胁。”张凤兰表示。
一、甜食摄入过量:不可忽视的视力“杀手”
张凤兰介绍,过多摄入甜食已成为儿童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诱因。“糖、巧克力、蛋糕、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等 high-sugar 食物,会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分泌,可能导致眼轴增长加快,从而诱发或加重视力问题。”
她提到,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用高糖饲料喂养的小鼠,其近视进展速度明显快于普通饲料组。“建议家长严格控制孩子甜食摄入,建立均衡膳食结构。”
二、持续近距离用眼:伤眼于无形的“习惯”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根本不看手机电视,却还是近视了”。张凤兰解释说,所有持续性近距离活动都易诱发近视。“绘画、弹琴、拼乐高等行为,同样属于近距离用眼,长时间保持会导致眼睛持续紧张、调节痉挛,进而增加近视发生风险。”
她建议,孩子在进行这类活动时应遵循“20-20-20”原则:每20分钟抬头远望20英尺(约6米)外远处20秒,并保持正确的用眼距离。
三、缺乏有效户外活动:被低估的“免费护眼法”
“目前最简单、经济且有效的护眼方式,就是保证每日足够的**日间户外活动**。”张凤兰强调,“户外自然光线可促进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有助于抑制眼轴过快增长。”
但她同时提醒,“有效户外活动”指的是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远眺、运动等,“不是让孩子在户外继续玩手机、拼乐高”。建议每日累计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阴天时光照强度同样充足。
张凤兰最后呼吁,预防儿童近视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从饮食、用眼习惯和户外活动三方面综合干预,为孩子打造一个更加“友好”的视觉环境。“早期发现、科学干预,才能守住孩子的清晰‘视界’。”
【专家提醒】若孩子出现眯眼、歪头看物、频繁揉眼等行为,需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