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活力之城|以食为媒 链动城乡

来源:烟台融媒  2025-09-15 14:25:31
A+A- |举报纠错

  YMG全媒体记者 董健 通讯员 徐高 摄影报道

  书画莱阳的墨韵悄然描绘出梨乡的秋色,万亩梨园里涌动着勃勃生机,春雪食品集团的车间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经过严格品控的深加工鸡肉产品鱼贯而出,陆续发往全国各地连锁餐饮的厨房。

  “6年蝉联京东生鲜鸡肉类销量冠军!消费者的每一次点赞和好评,都是对莱阳产业链韧性、品质和效率最直接的信任投票。”春雪集团副总裁李颜林言语中充满自豪。

  这是莱阳市绿色食品产业澎湃脉动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莱阳市深挖本地资源优势,以食品加工业为核心,通过链式升级锻造城乡融合引擎、片区联动重塑乡村发展格局、机制创新筑牢利益共享根基,聚力打通城乡要素流动堵点,成功激活县域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以产业振兴为根本路径,稳步迈向共同富裕的“莱阳模式”。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6.9%,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

  聚焦链式发展

  以食品工业锻造城乡融合引擎

  着力打好产业集聚、规模扩张、品质提升、市场开拓“四张牌”,将食品加工业培育成链接城乡的核心产业。

  一是产业集聚促进城乡资源整合。倾力打造占地5.5平方公里的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投资9.5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集聚规模以上食品企业68家,形成“原料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全链条,带动园区内11个村庄定向布局果蔬种植基地1950亩,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300万元以上,带动农民增收500万元以上。走进龙大食品位于莱阳龙旺庄街道的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的田野上,播种、灌溉、植保等环节正严格按规程进行。“我们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从种子选用、土壤管理到种植过程,全程执行近乎苛刻的企业标准,目标是达到国际顶级原料质量。”基地负责人邹仁财说,“每一棵菠菜在播种前,就锁定了它的品质和归宿。”

  二是规模扩张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实施骨干企业“倍增工程”,聚焦莱阳梨、大花生、果蔬、白羽肉鸡、生猪和乳业6条产业链精准发力,布局建设龙大美食调理食品、春雪智慧工厂、富瑞预制菜等总投资246亿元的一批重点项目,培育规上食品加工企业131家,年加工能力达220万吨,吸纳10万农村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农民通过“农业工人—技术工人”路径实现职业升级。

  三是品质提升促进城乡人才回流。累计发布30部预制菜团体标准,制修订定食品加工企业标准210个,形成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以龙大美食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企业面向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开设品管、管培生、技术员等职位,提供2000余个管理岗位,吸引众多青年返乡就业。

  四是市场开拓助力就地加工增值。先后组建国家蔬菜加工专业分中心等13家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机构,不断提升加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现今出口企业达110余家,年出口额近7亿美元,助推标准化生产体系下沉镇村,全市75%的农产品通过镇村配套加工点实现就地转化增值,实现了企业富、农村富、群众富、财政富的“四富”目标。

  强化辐射带动

  典型示范重塑乡村发展格局

  创新“一极引领、多片示范、全域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路径,持续放大食品加工业辐射效应,以“产业驱动、片区带动、资源流动、组织联动”统筹推进五大振兴。

  一是一极引领创树标杆。强化35平方公里姜疃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引领示范,发挥鲁花、青青大地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施了鲁花科技创新园、青青大地莱阳梨现代农业产业园等52个重点项目,创树“六He”乡村振兴区域品牌,构建起“一心、一带、五区、多点”的总体格局。依托鲁花集团,培育壮大“莱阳大花生”区域公用品牌,打造集新品种培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多元销售为一体的大花生产业集群,助推区域花生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

  二是多片示范互联互通。为了抓好“四带六片一红旗”示范建设,我们立足部分镇村地处国省道周边的区位优势和辖区特色资源,将集中推进区建设发展经验向重点乡村振兴示范片推广,打造包括高铁沿线、G204沿线、文莱高速沿线、莱高路沿线“三横一纵”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羊郡、照旺庄、沐浴店等6个乡村振兴示范片以及团旺光山村乡村振兴红旗村,因地制宜建成“羊郡—穴坊”高端海产品加工区、“照旺庄”莱阳梨深加工区、“沐浴店—河洛”果菜复合食品加工区等一批食品加工集聚区,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全域推进提升效能。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以延链补链强链、业态融合发展为产业突破方向,在全域推广“莱阳模式”,分级分类有序推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让乡村发展由“点”到“面”,衍生出胡城村莱胡参、西陶漳村莱阳梨、新貌村黑小麦等一大批土特产加工名品,使众多小农户深度参与产业链、价值链分配,共享产业增值收益。

  创新联结机制

  以龙头引领激活城乡共富密码

  构建“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共同富裕“莱阳模式”,走规模化生产道路,将企业、村庄、农户、市场连接成为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体,实现集体有收益、企业有效益、群众得实惠。

  一是坚持以工带农,发展规模生产“大农业”。该市组织16家龙头企业成立莱阳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以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完善“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盟+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合作模式,聚焦重点产业链,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订单农业、基地共建等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式”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智慧化养殖基地,实现订单农业有“订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分红有“股金”,带动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000余家,年可供应优质蔬菜60万吨、果品55.7万吨、肉蛋奶23.7万吨,10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参与种养、加工、运输各生产环节,人均增收近2万元。

  二是坚持以工哺农,创新利益联结“新机制”。产前,以食品加工企业自主垫资、为农户担保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不足问题。如春雪集团通过“企业为基地户提供贷款担保”模式,组织银行对养殖户发放贷款3亿元,并给基地户提供每平方米80元的建场补贴;产中,企业统一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帮助农户科学种养。比如,恒润食品采取“五统一”管理模式,全程由公司技术员指导基地农户生产,实现全过程追溯可控;产后,实行“保底收购”“股份合作、利益分红”等机制,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利益。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