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厚商之城|服务大升级 诚信兑真金

来源:烟台融媒  2025-09-15 14:22:11
A+A- |举报纠错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闫亚楠 摄影报道

  如何将企业的“问题清单”变为税务的“服务清单”?怎样让办税从“跑马路”变为“走网路”?纳税信用如何能兑换为“真金白银”?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烟台市税务局以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重点,通过搭建“税企面对面”沟通桥梁、推动办税服务厅智慧转型、构建纳税信用管理新生态三大举措,同向发力、综合施策,交出了一份从“心”开始、向“新”而行的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答卷。

  面对面,心贴心

  诉求响应“零距离”

  4月2日,国家税务总局烟台市税务局举办税企面对面沟通交流座谈会,邀请纳税人缴费人代表共同围绕“税收·法治·公平”主题开展对话交流,为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凝聚共识、汇聚智慧。座谈会上,烟台市税务局深入解读最新发布的《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并对与会代表关注的涉税费问题一一回应解答。

  这正是烟台市税务局践行“如我在办、如我在诉、如我在忧”服务理念,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打造“税企通·连心苑”服务品牌,进一步拓展民营企业税企多层次、立体式交流沟通渠道的鲜活例证。今年以来,烟台市税务局举办九期“税企面对面”活动,市县两级举办活动124场,服务企业1006户,解决诉求254件,税务机关回访满意率100%。

  “税企面对面”可直接回应企业关切,解决突出问题,是提升城市营商环境的务实之举。于税务部门而言,通过“税企面对面”可倾听企业的真实诉求,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为更好问需把脉,烟台市税务局建立诉求收集体系,制发《“税企面对面”沟通交流活动工作方案》,从诉求归集、部门协同、高效解决等方面推进。进一步完善诉求收集机制,诉求工单按期办结、动态“清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2个工作日。拓宽诉求收集渠道,结合“春风入万企·问需解难题”专项行动,及时收集分析涉及重大税费政策调整、重点税收改革任务和全市民营企业高频咨询问题,持续解决401项税费服务诉求。

  “企有所呼,我有所应”,烟台市税务局坚持分级分类响应诉求,对能现场答复的,“即接即办”“一对一”解答;对复杂诉求,明确承办部门、限时办理、及时回复;对市政府“12345热线”工单,明责到岗、包干到人。精准归类诉求建议,打通“市局—县局—分局”三级助企链条,以“有解思维”妥善解决民营企业诉求。全程跟进诉求落实,建立“主动问需+数据筛选+入企核实+跟踪服务”全链条工作流程,确保各项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为确保各项诉求得到妥善解决,高效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烟台市税务局构建“协会+团队”服务模式,组建“税惠先锋”志愿服务团队,吸收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诉求响应中。提升部门联合治理效能,以税费诉求为原点,延伸剖析企业发展难题,充分发挥枫桥分局便民利民治理作用,全面覆盖全市所有区市,缴费人诉求在“家门口”就能一站解决。

  智慧赋能,高效办税

  服务体验“焕新升级”

  “过去一提到办税,心里就发愁,繁琐的流程、漫长的排队等待,常常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如今,办税服务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福山区的烟台正信税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杨会计说。

  福山区办税服务厅内,智能机器人“悦悦”能7×24小时在线解答问题,无论是纳税申报、政策解读,还是系统操作等难题,都能得到及时回应。“‘悦悦’解决不了的,还能一键转接人工服务,通过文字、图片、音频通话等方式与税务人员实时沟通,甚至能申请远程协助,让税务人员辅导操作,很方便。”杨会计说。

  不止是福山区税务局,今年以来,烟台市税务局稳步推进各区市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工作,科学规划办税服务网点布局,在综合性办税厅打造“前中后”职能区域布局,合理规划人员梯队建设,减少纳税人进厅次数,初步完成办税服务厅职能转型要求。

  科学规划办税服务网点布局,经优化,全市保留15个综合性办税厅,专业厅(辅厅)26个,延伸点1个,取消自助厅1个,自助办税设备从447台压缩至36台。

  科学规划打造“前中后”职能区域布局,各区市局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厅内布局,设置“前台”“中台”“后台”三大职能区域,按需配置特色功能区域,优化“前台”服务职能,配齐配强“中台”服务资源,提升“后台”精细管理能力,形成“优前台、强中台、精后台”的布局。

  前台把重点放在优化服务职能上,以进一步降低纳税人到厅次数、减少在厅时长为导向,优化动线设计,加强导税预检分流,开展“上前一步”的主动服务,引导纳税人网办、快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减少重复进厅量。

  中台把重点放在配齐配强服务资源上,全力提升征纳互动管理服务水平,将业务骨干优先选配至征纳互动座席并保持稳定,同时根据业务量变化,有序增加坐席。

  后台重视管理、分析、监控、调度,把工作重点放在精细监管能力上,为纳税服务的质效提升、办税资源调配、税收风险的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里看变化:改造升级后,进厅业务量大幅下降,最高下降比例达55%,实体办税数量绝大部分下降;征纳互动使用数量大幅增长、热线使用数量大幅降低。全市税务系统征纳互动量较2024年同期业务量大幅上升,今年前6个月,互动服务量较去年同期增长900倍,厅线联动人工接通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7%。

  信用赋能,修复提质

  诚信纳税“兑真金”

  今年,莱州市泓聚冶金厂凭借良好纳税信用,快速获批300万元贷款用于设备及原料采购,贷款后企业月均收入增长198万元,增值税增收5.1万元,纳税信用切实转化为融资信用,倡树了“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良好信用导向。

  纳税信用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法律遵从度和社会责任感,更是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加强纳税信用管理,烟台市税务局通过转变业务学习模式、风险监管模式和宣传辅导模式,构建纳税信用管理新生态。2024年度,全市共评价各类企业25.41万户,A、B、M级纳税人占比达90.5%,实现“高信用升、低信用降”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市20余万户参评企业的2022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终审,A级纳税人占比8.78%,全省排名第四;完成对21万余户个体工商户的纳税信用评价,实现信用评价全覆盖。

  从“传统培训”到“复合培养”,为纳税信用管理奠定人才基础。今年以来,烟台市税务局通过印制宣传折页及整理日常问题台账等,明确信用评价、修复、应用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范,夯实学习基础,确保干部“一册在手、业务精通”。

  从“事后应对”到“主动防控”,为纳税信用管理提供安全保障。事前及时提醒,上半年精准推送509条校验信息,人工辅导矫正156户企业信用等级。事中快速响应,做好信用修复,探索建立专人专岗、即时响应、专业辅导、快速修复的“一站式”“信用修复直通车”机制,较去年压缩办理时限3个工作日。今年上半年累计帮助261户纳税人信用修复,其中86户提升为B级,14户修复为A级。事后结果应用,强化信用约束,去年以来通过“银税互动”平台发放贷款15.3亿元,惠及企业1175户。

  从“高频宣传”到“靶向辅导”,为纳税信用管理搭建良好环境。紧盯重要群体,对涉税中介、大型重点企业、新办纳税人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开展政策宣传培训,靶向施策、精准辅导。拓展宣传矩阵,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各类企业全覆盖、音频视频多平台、正向反向齐发力”的立体式、多元化宣传矩阵。加强协同共治,共同化解诉求矛盾,打造税务+企业+协会组织的诉求解决“三角阵地”,今年上半年,市县两级响应“纳税信用”等企业、协会直报诉求28个,“解决一个问题、化解一类诉求、惠及一个行业”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

  从畅通无阻的“心贴心”沟通,到高效便捷的“屏对屏”办税,再到价值彰显的“诚换金”信用,烟台市税务局服务的每一次升级、模式的每一次变革,都精准地落在了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上。一项项务实举措,正汇聚成推动烟台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动力,一幅“税企共赢、征纳和谐”的新画卷正在港城大地徐徐展开。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