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开放之城|政策创新,开放新高地

来源:烟台融媒  2025-09-10 18:39:57
A+A- |举报纠错

  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通讯员 孔建萍 徐宏 万泽考 黄海兵 摄影报道

  清晨七点,烟台综合保税区3号卡口已是车流如织,货运车辆有序排队,经智能闸机快速核验后驶入园区;电子大厦改造现场,塔吊挥舞长臂,工人们正忙着铺设跨境电商前置仓的货架;保税物流中心内,分拣流水线高效运转,将来自日韩的化妆品、日用品打包发往全国……放眼综保区,处处涌动着开放发展的蓬勃活力。

  作为烟台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试验田”,烟台综合保税区自2020年转型升级以来,始终锚定东北亚对外开放新高地目标,以“区港产城融合”为核心理念,以政策创新为突破点,在开放能级提升、产业生态优化、服务效能升级的道路上持续突破。

  眼下,这片6.18平方公里的热土,正凭借“一区四中心一平台”开放新生态的构建,书写着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连续6年在海关总署绩效评估中获评A类,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预计增长13.1%,多项指标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综保区前列。

  政策创新突破,开放能级跃升

  “以往进口金精矿需先缴纳高额税费,资金占用压力大,如今在综保区开展保税混配,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快速匹配国内生产需求。”谈及烟台综保区的政策创新,某矿业企业负责人难掩兴奋。今年4月27日,全国首单保税混金业务在烟台综保区启动,这一“首创、首单、首试”的突破,正是园区开放能级持续提升的生动缩影。

  依托“保税+”政策优势,烟台综保区已构建起覆盖矿产品、消费品、农产品等多领域的特色口岸矩阵。在矿产品领域,形成“混铜+混金”双核业态,打造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在消费品领域,利用毗邻日韩优势,培强1210进口、9610出口、5034转口等电商业务,涵盖跨境电商企业孵化、选品展示、培训直播、仓储物流、报关查验、海外仓、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在农产品领域,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2024年正式获批,叠加已有的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等资质,使烟台成为全国少数拥有六大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的城市。

  电子大厦AB区改造提升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项目建筑面积约28000平方米,预计10月底完工,改造完成后,大厦将成为集前置仓、集货仓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物流电商中心,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对日韩消费品的承载能力。”华晟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史须斌介绍,项目坚持改造与招商同步推进,目前OCS日本仓、保运通韩国仓等跨境电商项目已经落地。预计大厦整体可招引10—15家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企业入驻,达产后进出口贸易额达10亿元。

  围绕“日韩消费品集散中心集聚区”建设,综保区构建起“成立一个联盟、举办一场活动、建设一批仓库、打造一个场景、优化一套服务、打通一条通道”的“六个一”工作体系。电子大厦改造提升项目,便是仓储区建设的具体措施之一。此外,综保区已在日本东京、韩国首尔建成2处公共海外仓,在区内区外布局进口消费品线下体验店。成立海运物流协作机制,与烟台港、中外运、中韩轮渡等一起,建立联动机制,打通海陆空铁物流大通道。在广州举办“华南小商品对韩出口业务推介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推介日韩消费品集散中心,吸引集聚更多进出口企业,助力实现“日韩产品烟台进、中国产品烟台出”的目标。

  产业生态优化,发展动能澎湃

  走进烟台东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速运转的包装流水线,操作工人站在各自工位上,飞快地打包快递包裹。来自韩国的进口商品在这里经过拣货、校验、打包、称重环节,由快递公司统一揽收,送到全国销售者手中。

  “借助综保区的仓储和通关优势,我们每天能处理4000—5000单跨境订单,包括保健品、化妆品、护肤日化产品等系列。”东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隋海伟说,东澍公司建成了集跨境电商物流、仓配、通关、供应链、销售、培训和软件研发全链条发展的生态体系。在做好1210进口业务的基础上,公司拓展新的业务板块,目前已经开通新的转口贸易业务,公司营业额实现新增长。

  这只是烟台综保区产业生态优化的一个切面。在巩固汽车和手机部件加工、仓储物流、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综保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锚定“四大制造业重点产业港”战略目标,加速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跃升。

  在医药健康和未来食品领域,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蓝色药港项目即将开工,聚焦生物医药保税研发、医疗器械加工、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等领域,吸引国际药企设立研发中心,推动“研发—生产—物流”全链条保税化。在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业领域,依托“中国北方商品车物流枢纽港”,推动杜奥尔车饰等企业向智能缝纫、轻量化材料升级。在电子信息领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进,诺华精密自动化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测试,逐步替代人工以缓解招工难题;新锂念公司完成产品研发试验并进入量产阶段,产品覆盖储能及低速动力领域20余种,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BMS管理系统研发等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标准化生产能力,并构建覆盖全国1000+城市的售后网络。在低空经济领域,与航天科工等企业合作建设研发制造基地,布局轻型直升机维保、重型无人机制造,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为夯实产业根基,综保区创新“保税+产业链”招商模式。走出去开展“敲门行动”,2024年推动燚尚金大宗矿产品进口、烟台港二手车出口等实体项目落地。同时,园区盘活8.6万平方米闲置楼宇、厂房,与赣州综保区、大连综保区、喀什综保区合作探索“区区联动”,形成“内外联动、双向开放”的招商格局。今年上半年,园区新落地项目15个,其中,5个项目实现当年落地、当年见效。

  精准赋能,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没有烟台综保区的支持,我们的‘出海’之路不会如此顺利。”华洋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入驻企业的共同心声。

  作为专注救生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华洋救生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海外拓展曾面临成本高、通关慢等难题。而综保区“及时雨”般的扶持,为其破解了发展瓶颈——依托“境内关外”优势,企业原材料进口关税减免,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驻区税务部门精准推送“税惠礼包”,通过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注入数百万元资金,加速TPU材料生产线建设与国际认证;便捷的物流通道与高效通关服务,让产品能够快速运往世界各地。如今,企业产品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救生设备市场成功占据一席之地。

  华洋救生的成长故事,正是烟台综保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园区围绕企业发展需求,从多维度筑牢服务根基。流程优化上,驻区海关实现24小时预约报关,税务部门将出口退税时间压缩至8小时以内,大幅提升通关与资金回笼效率。企业服务上,创新建立网格化联系服务、项目分析会两项制度,针对企业诉求召集海关、银行、国企平台等多方协同会商,量身定制解决方案。金融支持上,联动烟台银行、东营银行等机构,提供保税商品融资、国际代采等服务,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今年5月起,园区更是创新推出“综能行”服务企业联合大讲堂,聚焦惠企新政解读、先进经验分享与合规发展指导,推动政策红利精准触达企业。活动开展以来,已覆盖区内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楼宇经济等近90家重点企业,切实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行稳致远。

  新征程上,烟台综合保税区将以制度创新为笔、以开放合作作纸,持续强化对外开放核心引擎功能,奋力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样板”,在烟台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扛起使命担当、贡献强劲动能。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