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通讯员 丁俞希 摄影报道
在烟台产业发展的澎湃浪潮中,泰和新材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从1987年在荒滩上诞生的氨纶小厂,到如今正加速成为新材料行业引领者;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芳纶国产化,到突破性全球首创“智能纤维”;从加快国际化步伐促进“双循环”发展格局,到荣获数字化转型“鼎革奖”——泰和新材正以持续创新的奔跑身姿,不断见证着烟台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创新驱动,筑牢产业根基
创新是企业与时代同行的生命线。“创新是泰和新材的基因,始终深植于企业的血脉之中。”泰和新材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如是表示。
1987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烟台氨纶厂诞生。作为中国最早的特种纤维氨纶生产企业,1989年建成投产的氨纶一期工程,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开创了中国氨纶产业的先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股份制改革浪潮中,企业又率先迈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创新活力。2004年,企业自主研发的间位芳纶成功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由单一的氨纶业务拓展到高性能纤维芳纶等新材料领域。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2008年,泰和新材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到2020年,泰和新材完成了集团整体上市,成为山东省第二家获准实施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不断以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释放发展活力,逐步实现了芳纶纸、对位芳纶等的产业化,成为全球芳纶行业领导者和国际高性能纤维产业龙头企业。
2021年,泰和新材围绕智能穿戴、绿色制造、生物基材料、信息通讯、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工六大领域,开始谋划未来产业新赛道,开启了“一总部五园区”的发展布局,逐步形成了“1+1+N”的创新布局。
从一根纤维起步,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再到引领行业变革,泰和新材在38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创新为魂;从技术突破到体制改革,从产品创新到战略创新,每一步都彰显着其“守正创新”的价值理念。也正是持续自主创新的精神,推动泰和新材从一家小型氨纶厂成长为全球芳纶行业领导者,为中国高性能材料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
新材料突破,拓展应用边界
在扎实的创新根基之上,泰和新材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应用领域持续拓展。企业在高性能纤维产业领域深耕细作的基础上,将触角不断延伸至智能穿戴、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领域,实现了从产业基础创新到高端应用突破的华丽转身。
在智能穿戴领域,泰和新材与复旦大学彭慧胜院士团队共建“智能纤维材料”校企联合实验室,首创“莱特美^®智能纤维”、纤维锂电池,已分别实现产业化及中试阶段,填补了智能电子织物产业领域的空白;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泰和新材围绕新能源汽车赛道布局芳纶纸、芳纶纸复合材料、芳纶涂覆隔膜等业务领域,其千万平方米级的芳纶涂覆隔膜生产线也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转;
在更为广阔的航天领域中,泰和新材旗下泰美达^®间位芳纶随“织物版”国旗首次在月球背面升起,这也是泰美达^®二度助力嫦娥探测器携国旗登临“广寒宫”。
近年来,企业持续优化存量业务,并为其上下游产业链赋能,开展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实现了现有业务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巩固了高性能纤维产业的先发优势。同时,积极拓展增量业务,成立了先进纺织、安防与信息、新能源材料、绿色化工四大事业集群,以多元化的产品线和市场布局,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绿色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
在突破天际的同时,泰和新材还将目光投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绿色科技守护蓝天碧水。在绿色发展领域,企业以前瞻视野率先布局绿色制造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并进的发展之路。
——2023年9月,泰和新材纤维绿色化处理技术产业化项目投产。该项目作为泰和新材绿色新材料产业园的一期项目,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Ecody^®绿色印染技术,通过在线染色、即喷即染等创新工艺,实现了面料的绿色、快速、低成本、高质量加工。
——2024年5月,在烟台市绿色低碳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上,Ecody^®技术作为绿色低碳发展重大成果精彩亮相。在分享中,泰和乐彩常务副总经理于游江表示:“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今天,纺织碳排放数据惊人,Ecody^®技术以环境友好、高效灵活、安全健康的特性,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只有做好纺织材料的循环回收利用,才能使这个行业真正拥有可持续的未来。”
——泰和新材的绿色实践获得了多方认可。2024年8月,泰和新材跻身烟台市首批“无废细胞”名单,被评为无废工厂,彰显企业在废弃物管理源头减量、废物循环、协同处置、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2025年年初,泰和新材成功入选山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第二批试点企业,共申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项目17个,涵盖节能降耗、能源结构优化、废弃物资源化、数字化赋能等方面。
未来,泰和新材将持续围绕绿色制造、生物基材料、绿色化工等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绿色材料、绿色印染、绿色认证、循环发展为核心,实现多园区产业布局,以自主创新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全要素、全覆盖、全方位培育打造绿色低碳产业新优势,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泰和智慧”。
数智赋能,提升运营效能
在具备制造硬实力的基础上,泰和新材借助数字化转型浪潮,着力重塑企业内核软实力,形成了“绿色”与“数智”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以“数智泰和,聚变启航”为愿景,全面推动数字化战略布局——
2024年7月,公司“和聚变”SAP-ERP项目群在历时7个月建设后正式上线。该项目覆盖烟台、宁东两地四园区共17家公司,打通订单到收款、采购到付款、生产到成本、组织到人工、业务到分析五大端到端业务流程,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与管理精度。
泰和新材的数字化转型成果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2024年10月,企业荣登“鼎革奖”数字化转型先锋榜,获年度成长先锋企业奖,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荣获年度企业领袖奖。鼎革奖数字化转型先锋榜,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转型评选及交流平台,充分肯定了泰和新材在数字化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的关键性进展;
在研发数字化领域,企业于2024年5月与国工智能达成合作,启动化工科研AI辅助系统开发项目,填补了高分子材料研发工具的空白。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和计算建模等先进技术,解决了高分子材料等传统化工行业研发周期长、实验成本高等痛点,提高了发现目标材料的效率,确保在快速发展的全球格局中保持竞争力。
为进一步支撑数字化转型战略,企业建设了国际创智中心项目,按照“具有国际水准,彰显企业新形象”的定位,打造集创新中心、创业中心、培训中心、行政中心四位一体的研发办公综合体,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源泉。
通过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泰和新材正加速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新型企业转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球布局,加速国际化进程
创新驱动,绿色引领,为泰和新材逐鹿全球打造了坚实底座,推动其国际化布局进入加速通道,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化经营体系。
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运作加速全球布局。2023年4月,泰和新材旗下民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29亿元。民士达^®作为中国首家芳纶纸研发生产企业,突破了纤维分散、湿法成形、高温整饰等芳纶纸制备过程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成功实现芳纶纸的国产规模化制备,有效弥补了中国芳纶产业链的短板,通过资本力量助力国际化业务的推进。目前,民士达^®的市场占有率已跃居至全球第二位。
除了产品“出海”,企业的全球布局还体现在多维度的战略拓展中。去年4月14日,泰和新材德国代表处揭牌仪式在明斯特顺利举行。德国代表处的正式成立,是泰和新材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与成长空间的广阔延伸。
“泰和新材始终秉持着‘创新引领美好生活’的理念,以创新为魂,以合作为基,以服务为本,以发展为旨。”公司总裁迟海平表示,企业在深耕欧洲市场、实现海外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重要举措,将更直接、更高效地服务海外合作伙伴,为其带来更本土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泰和新材的发展历程,是烟台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更是中国新材料产业奋起直追、迈向高端的典型代表。从纤维到新材料,从科改示范到成功上市,从数字化转型到全球化战略,泰和新材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品质赢得市场,以责任回报社会。
面向未来,泰和新材将继续深耕自主创新、加快技术突破,为中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