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扎进果园里技术送到枝叶间——牟平区“1+4+N”工作法破解苹果产业升级密码

来源:胶东在线  2025-07-18 14:13:44
A+A- |举报纠错

  在烟台市牟平区,苹果产业的脉搏正因一套创新机制而跳动得更加蓬勃有力。走进牟平区龙泉镇西台村的矮砧苹果园里,十几位果农围拢学习,这场由第四技术小组组长李存涛主持的技术讲堂,让果农们第一次看清了“智慧修剪”的门道。“以前剪枝全凭经验,现在才知道疏枝透光能提升30%果品质量”果农在笔记本上记着技术要点。2023年以来,像这样的“田间课堂”已开展50余场,覆盖农户超2000人次。

  2023年,面对老龄果园占比超40%、果农平均年龄58岁的产业困局,牟平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党支部锐意革新,构建起一套脉络清晰、责任明确的“1+4+N”工作体系。该机制以一个党支部为轴心,组建四个精锐技术小组,作为服务先锋,精准链接N个苹果产业示范基地,构建起党建领航、技术扎根、全域联动的振兴新体系。

  这套机制的精髓,在于成功构建了“党支部-党员(技术骨干)-示范基地”三级树状联动结构。15名技术骨干编入四个小组,组长由都兴政、李康、栾日昇、李存涛担任;每个小组肩负7个示范基地的常态联系重任。各组成员每月必访所负责的每个基地至少一次,面对面破解技术梗阻。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则迅速汇集至党支部平台攻关,形成“每月必访、一线解决、问题即报、平台攻坚”响应机制。党支部是指挥中枢,掌舵定向;广大党员技术员则是关键纽带,将党的组织优势、政策要求与农技服务深深扎根泥土。他们以增强党性为基,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犁,沉下心、俯下身,在解决一个个具体生产难题中,践行服务产业、造福果农的初心。

  “1+4+N”工作法的实践,以实现实效双赢。显著提升了党员的政治站位与为农服务本领,推动农技队伍焕发新活力。更重要的是,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精准服务保障下,牟平区的苹果示范基地建设迈入提质增效的良性发展轨道,为全区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根基。

  在2024年春季的“产业起底排查”行动中,该模式显现威力:支部委员带队下沉,3处支架松动、病虫害预警等隐患被现场解决,如“果园生草”等创新经验迅速推广。“我们要求党员既是技术员又是联络员,把党的组织力转化为产业攻坚力。”中心党支部书记赵竹青说。

  在莒格庄镇允诚果蔬基地,李康组发现支架倾斜风险后,连夜制定“水泥柱+钢丝紧固”方案,避免雨季倒伏损失;李存涛组则将复杂的修剪技术编成顺口溜:“去大留小控外移,疏密透光是关键”,让果农一听就懂。在武宁街道留生院果园,李存涛组的“化学疏花疏果”试验田结出硕果,每亩节约人工成本约50%。

  2024年仅上半年,四组累计驻基地服务超100天,解决技术难题5项。

  “以前技术员一年见不到几次,现在月月带方案来!”允诚基地负责人谭维晓指着微信群记录——第三组的栾日昇刚推送了《高温期螨害防治指南》。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让技术扎进泥土里。”中心党支部书记赵竹青望着果园说。当支部的红色引擎、技术的绿色动能与基地的金色果实交织,这条从“三级树状结构”生发出的振兴之路,正通向更丰饶的秋天。(宋勇义)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