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5月14日讯 如果有时光机,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医疗二科主管护师宋萍萍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到那个做出职业抉择的时刻,告诉那个年轻的自己:坚定地选择护理吧,这条路虽然艰辛,但每一个脚印都值得骄傲。
作为一名80后,也是科里年龄最大的护士,从业20年来,宋萍萍始终怀揣着对护理事业的热忱,默默耕耘,努力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从“害怕”到“幸福”:用真心叩开患者心门
2017年,已经在基层卫生院工作了12年的宋萍萍考入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从此开启了一段截然不同的护理生涯。“刚到病房的时候心里挺紧张害怕的,觉得那些患者的眼神有点恐怖,但接触久了会发现,其实他们也蛮可爱的。”宋萍萍说,精神科患者只是被疾病困住的普通人,作为护士给他们多一点关爱,也会收获到回应。
“我们科有一个‘老大难’的患者,有幻觉妄想,常会出现伤人的倾向,是我们科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很多护士尤其是新护士都很打怵他。”宋萍萍告诉记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每天主动与患者交流,吃饭时会问一句“饭菜合不合口味”,巡视病房时也会多停留几分钟跟他聊聊家常。渐渐地,患者不仅不抵触她,反而还会主动关心她。“前几天我有点感冒,他主动过来问我,‘宋护士,你感冒还没好吗,要多休息啊’这让我觉得他们不是不懂爱,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唤醒爱。”宋萍萍说。
在宋萍萍看来,精神科护理的核心是“共情”,不能把患者当成心理不健全的人,而是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刚入院的患者可能会暴躁、抗拒甚至辱骂我们,但那都是疾病在作祟,他们内心深处或许正被恐惧、迷茫和痛苦所填满,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我们护士要做的就是透过这些表象,去触碰他们那颗渴望理解与关怀的心。”宋萍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用专业、爱心和耐心,为患者驱散内心的阴霾,在这份充满挑战的工作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多次获得“患者心中最满意护士”的称号。
从“基础”到“精进”:在专业领域破茧成蝶
“虽然我到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才8年的时间,但这8年是我不断进步的8年。”宋萍萍告诉记者,从基层卫生院到专科三级甲等医院,她的各项技能都有了质的飞跃。“以前在卫生院,主要工作就是输液,对于除颤仪、心电监护等急救设备的使用可以说是零接触,但是来了以后护理部经常组织我们培训、学习,让人人都能用、人人都会用。”宋萍萍说,她也抓住每一次的学习机会,凭借在护理技术操作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成长为医院第一批技能操作员。
精神科护理面对的是情况特殊的患者群体,各类技术操作不仅要求精准规范,更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独特状况,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关乎患者的安全与康复。“成为操作员让我觉得很自豪,虽然工作之余要录制视频、要付出更多努力,但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更多的是认可,也让我对自己的护理技能更自信了。”宋萍萍说,在教学视频录制过程中,她全身心投入到每一个操作环节的演示与讲解,以期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更直观的操作示范,助力提升整体护理技术水平。
“我女儿有时候会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每天都在学习。我会告诉她,因为妈妈要成为更‘厉害’的护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技术,才能更好地照顾患者。”宋萍萍笑着说,医院护理部今年推出了“叙事护理”,强调倾听并利用患者的个人故事和叙事以提升护理质量。“虽然我们以前也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但这种了解都浮在表面上,通过系统学习后,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精准地把握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宋萍萍说。
从“传承”到“守护”:做新护士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过来人”,宋萍萍深知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对于新入职的护士,她也会倾尽全力给予指导和帮助。“我至今记得我刚到病房时的心情,忐忑又紧张,生怕出一点差错。当时我的带教老师耐心地教我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观察他们的细微变化。所以现在当我成为带教老师后,我非常能体会新护士刚参加工作时的感受,我也会像当年我的带教老师那样,毫不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她们。”宋萍萍笑着说。
“我去年带教的护士小李跟我有几乎相同的工作经历,都在基层工作了几年又考入了我们医院,所以我懂她的无措,也懂她的心境,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宋萍萍告诉记者,她从基础的岗位知识开始教起,带小李熟悉科室环境和工作流程,手把手地教她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噎食急救、保护性约束等操作,纠正她的每一个不规范动作。
“刚开始的时候,她也很惧怕与患者沟通,我能理解她的害怕,毕竟精神科患者比较特殊。于是我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沟通技巧,还带她一起与患者交流,让她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沟通能力,也让她理解了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宋萍萍骄傲地告诉记者,现在小李已经能独当一面,成为了科室的业务骨干。看到她的成长和进步,宋萍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也希望她能像我一样,把这份爱和责任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的新护士。”宋萍萍说,带教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这种“传承”不仅是技能的传递,更是爱与责任的延续。
“精神科护理这份工作,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它教会了我要包容、要有耐心、要无私奉献。”宋萍萍说,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温暖的护理之路上,她会继续坚守,用爱与责任叩开患者心门,点亮他们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