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4月22日讯(通讯员 郭健 许欢 实习编辑 王梦婷)3月28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以春日为媒,联合烟台职业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系,在博源名都小区开展“趣种时光,童享自然”活动。此次活动以将劳动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为核心,积极探索以体验美、创造美为导向的新劳动教育模式,带领青少年儿童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劳+美”育人实践之旅。
在播种劳动中发现生命之美
滨河社区联合烟台职业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系在博源名都小区开展河狸知行课堂“劳动达人打卡养成记”特色活动。“春天来了,草丛里开满了蒲公英花,现在就带大家来认识蒲公英...”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采取趣味科普讲解与互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带领青少年儿童探索黄豆与蒲公英的生命奥秘。在志愿者悉心指导下,孩子们顺利完成选种、播种、覆土等流程操作,并通过“家庭养护+课堂观察”双轨并行的模式,持续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生命的律动与美好。
在手工创意中激发创造之美
烟台职业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系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准备了五彩鲜花、卡纸等材料,带领大家制作独具创意的“鲜花眼镜”。制作现场,小朋友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中。他们小心翼翼地挑选鲜花,将花瓣一片片拼贴到镜框上,有的孩子设计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彩虹眼镜”,有的则制作出形如蝴蝶的“梦幻眼镜”。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童趣与创意,展现了孩子们独特的审美与艺术天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深刻领悟到“劳动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将普通的材料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独一无二的“鲜花眼镜”合影留念,以童真视角定格春日美好。
劳育+美育,双向赋能育人
此次“趣种时光,童享自然”活动,将劳动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形成了双向赋能的育人模式。劳动教育为美育提供坚实的实践支点,孩子们在播种中感受生命律动之美。美育则为劳动注入了丰富的精神内核,孩子们用童真眼光去设计出充满创意的“鲜花眼睛”,在手工创作中表达出自己对美的理解与追求。这种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正逐步重塑学生成长发展的坐标系。他们在播种劳动中发现生命之美,在手工创意中激发创造之美。这场贯穿春日的劳动美育实践,正为每个孩子打开一扇看见美、创造美的窗口,让他们在躬身耕耘中收获成长的丰盈果实。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通过打造小区生态课堂和社会生活实践场域,成功引导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未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将继续深化与村庄、学校的合作,以“一亩菜园”为纽带,以志愿服务为桥梁,持续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助力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