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拿鲜花换纸钱 清明三天烟台22万余人次现场文明祭扫

来源:胶东在线  2025-04-07 18:23:03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4月7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王晓鹏 杨晓琴)清明祭扫各纷然,且拿鲜花换纸钱。今年清明小长假,全市各殡仪馆和大型公墓共接待220748人次现场祭扫,鲜花、绢花、云上家书成为祭扫主流,文明、绿色、低碳的祭扫形式蔚然成风。

   清明节期间,记者走访我市各殡仪馆、墓地发现,鲜花祭奠、网上祭奠等低碳且又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清明节的“低碳”观念深入人心。 鲜花祭祀已成为主流,一束鲜花、一句寄语,表达的是无尽的思念,彰显的是文明祭祀新风。

  清明节当天上午8点多,在芝罘区殡仪馆门口,市民王女士捧着一束菊花前来祭扫,“表达思念重在心意,这几年都是以鲜花来祭祀,我看周围的人也不带烧纸了,大家都选择了这种文明的祭祀方式。”

  今年,芝罘区殡仪馆工作人员像往年一样,为市民准备好千枝鲜花换纸钱,前来领取鲜花的市民也都没有带纸钱。在芝罘区殡仪馆骨灰堂里的寄存室里,每个储存格里都摆放有鲜花、绢花等物品,没有一个焚香烧纸的。骨灰堂前的几棵松树上,记者看到前来祭祀的市民还将菊花、白色的纸花等放在了树上,用这种方式来寄托哀思。

  文明祭祀蔚然成风,人们除了用鲜花来表达思念,还以声寄思,在诗词之美中缅怀先人。

  4月3日,“诗韵祭忠魂”2025清明节诗歌朗诵会在回龙山功德园胶东子弟兵广场隆重举行,众人在回龙山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白菊,以表哀思。

  清明节期间,不少市民通过网络创建“网上纪念馆”,在线上进行“祭拜”,足不出户就可开展祭扫活动。

  记者在祭奠网页上看到,在逝者纪念馆,用虚拟的方式为他们上一炷香,敬一杯酒,献一束花,点一首歌,写下自己内心深处的话语。这种哀思将穿越生死和时空,成为众多的网友选择的祭扫方式。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在屏幕上进行祭扫,在这里以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追忆逝者。

  “文明祭扫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对于传统与现实之间平衡的智慧。人们应当意识到,祭扫活动的核心不在于具体的形式,而在于表达对先祖的敬意和思念。”据烟台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节回归清净与文明,不仅能充分彰显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是对传统节日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种植纪念树、网上祭扫或家庭“追思会”等文明殡葬方式成为新的祭扫方式,代客祭祀也成为一种全新的文明祭祀方式。我市民政部门持续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长期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光信箱”等活动,努力倡树移风易俗时代新风。

初审:王向荣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