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区中青年干部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助力加速“突破芝罘”起势蝶变,10月8日至12月3日,芝罘区举办第2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来自全区各部门街道的45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

据了解,此次培训按照“345”的培训思路,即聚焦中青年干部政治素质、调查研究、改革攻坚3种能力,分类设置政治素养提升、境界格局提升、业务水平提升、能力素质提升4大培训板块,采取学员“课堂听、现场看、集体研、调研写、擂台比”5种培训形式相结合,让学员通过系统培训,思想上受触动,能力上有提升,作风上再夯实。在这里,学员们一起梳理“一核突破”理念的诞生脉络,共同探索“基层网格”的治理奥秘,思考“突破芝罘”的落地生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期研学之旅的精彩瞬间吧。
专题授课有“说头”,激活思维促提升
专题授课方面,定向邀请省委党校、市委办公室等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29名现场授课,开设《年轻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组织起来 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等专题课程33堂。
1 析形势、明方向
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专题辅导+集中自学+分享沙龙”形式,开展系列培训活动,训前发放《学习辅导百问》等自学书目45套,利用1周时间开展“读原文学原理读书周”;训中邀请省委党校专家学者开展集中授课3期,安排区委党校师资跟班开展集中研读活动3期;训后开展分享沙龙活动,组织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谈体会、说感悟。方向明了,工作才有奔头。聚焦“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定向邀请区委办副主任作专题授课,围绕“五个定位”和“一个愿景”,详细解读省、市、区推进的重点工作,切实增强中青年干部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以强有力政治训练护航全区高质量发展。

2 摆案例、学方法
结合“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开设“知行讲堂”系列课程,聚焦基层党建、总部经济、应急安全等9大热门主题,定向邀请组织部、发改局、应急局等9位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现场授课,以典型工作案例“解剖麻雀”,用案说法,让学员真正学懂弄通基层工作的“锦囊妙计”。开展“我为‘突破芝罘’献计策”活动,组织全体学员结合当前“突破芝罘”需求,立足本职岗位中亟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小切口”提出改革创新举措,形成高质量改革攻坚建议方案,引导学员积极投身于“突破芝罘”起势蝶变中去。

3 找不足、促提升
围绕中青年干部能力综合素质提升,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省委党校教授学者、街道党工委书记等7名师资分别围绕服务群众、应急处突、年轻干部成长等5个主题开展专题课程7堂,从组织需求匹配区域发展,到干部需求推动自身发展,助力学员综合能力全面发展。设置政治理论测试、限时文稿写作2项闭卷考试科目,政治理论测试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党性教育、纪法教育、履职能力等教学内容,全面考察学员综合素质;限时写作由区委组织部现场点题,学员围绕主题限时撰写文稿,邀请有关部门分管文字材料工作的领导阅卷打分,适时检验培训实效。
现场教学有“看头”,拓宽思路谋发展
现场教学方面,组织赴万华烟台工业园、中集来福士、东方电子实验展示中心等13处优质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1 党性教育传红色精神
组织学员赴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杨子荣纪念馆等红色现场教学点开展教学活动5期,通过“导—学—看—评—悟”即课前引导、课堂学习、现场观摩、观后互评、观后谈感悟的教学模式,以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鲜活事例,推动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开展红色观影活动,组织学员集中观看红色电影《志愿军2》,并配套开展“党性分析”课程2堂,强化中青年干部革命传统教育,铭记党的艰苦奋斗历程。

2 对标先进悟产业发展
围绕人才服务、改革创新、产业升级等主题,整建制赴万华烟台工业园,在技术与科技人才汇聚的创新高地上,学习吸纳人才的 “聚才” 魄力和 “用才” 巧思;赴中集来福士,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发展历程中,学习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路径;赴东方电子实验展示中心,在沉浸式体验前沿科技成果与创新应用场景中,学习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智慧赋能引领未来发展” 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学员们一致表示,“进企业”现场教学活动针对性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培训结束后要抓好学用转化,为“突破芝罘”贡献力量。

3 深入一线学基层治理
结合我区基层治理实际,组织赴大海阳社区、金象泰·温馨家园等现场教学点,从搭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到全国首个社区领办、群众入股的壹家小饭堂,全省首个社区领办、群众入股的“壹家物业”公司;从推出 “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组织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 的 “三找三亮” 活动夯实司机党员队伍建设,到建立 “司机之家党总支—党支部—党员车队—党员司机” 四级架构强化党建引领网约车行业治理,学员们边走边看、边走边学,认真记录着基层治理的新经验、新做法。

深入调研有“学头”,碰撞思想激活力
为帮助参训学员学思践悟、以知促行,培训期间划分5个调研小组,科学设置调研培训、调研指导、调研评比3个环节,助推学员夯实调研“基本功”。
1 集中辅导“学”调研
为避免调研过程中出现学员扣题不准、调研不深等问题,培训班聚焦何为调研、为何调研、如何调研3个方面,安排《提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等专题课程5堂,靶向提升学员调查研究能力,让学员在调研前掌握调查研究的方向规律。结合“突破芝罘”实际,统筹设置基层党建、经济发展、城市更新、安全底线、群众工作5个调研主题,5个调研小组依次认领,共同商讨确定调研题目,调研方案集中审批后,启动为期3周的调研活动,确保调研方向不偏、焦点不散。

2 导师帮带“真”调研
根据小组调研主题,每组安排1名党校专职教师和1名业务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小组指导顾问,全程参与帮扶指导。“校内导师”对调研过程中的环节、程序进行全面把关,“校外”导师重点对调研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性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同时,部内加强对调研过程的全面把控,对小组调研情况实行日调度、周总结,确保调研力度不减、节奏不乱。

3 专家评审“比”调研
组织开展调研报告答辩活动,调研结束后,各小组结合调研实际,形成调研成果汇报,依次上台展示调研成果,邀请部领导、调研指导顾问共同评审,评审结果直接纳入学员结业成绩。经二次优化完善后,呈区委领导审阅。下步,将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对调研情况及对策建议开展可行性考察,优秀经验做法将结合工作实际向全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