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书院研学 | 方寸葫芦绘万象,非遗匠心传福韵

来源:胶东在线  2025-02-19 15:06:00
A+A- |举报纠错

  葫芦谐音“福禄”,自古便是吉祥富贵的象征。从《诗经》中的“绵绵瓜瓞”到明清的宫廷文玩,彩绘葫芦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月16日,书友们集聚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读书堂,手握画笔,以葫芦为纸、色彩为墨,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非遗文化之旅。

  探秘葫芦:从“福禄”文化到非遗匠心

  活动伊始,文化导师以“葫芦的前世今生”为引,娓娓道来这项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现场陈列的各种形状,制作精巧的葫芦工艺品,让家长与孩子们惊叹于方寸之间的巧思。  

  “原来葫芦还能做成乐器、灯盏、水瓢!”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指着展品说道。

  通过互动问答,参与者不仅了解了葫芦的种植历史,更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中“物尽其用”的东方智慧。 

  执笔绘春秋:亲子共筑“福禄”梦

  动手环节中,牟平区葫芦彩绘代表性传承人曲老师亲自示范彩绘技巧:“调色要‘浓而不滞’,运笔需‘柔中带刚’,图案设计可传统亦可创新。”

  孩子们挑选心仪的葫芦胚,家长则化身“助教”,或协助勾勒轮廓,或调配水彩颜料,亲子默契悄然升温。  

  活动现场,有的小朋友以金粉写下“八方来财”,有的用朱红点染“阴阳八卦”,还有孩子将网络热梗与传统纹样结合,创意十足。

  曲老师穿梭其间,手把手指导晕染技法:“你们画成什么模样都好看,都是独一无二的,彩绘葫芦的魂,在于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 

  成果展匠心:传统文化照见生活之美

  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心创作,十件独一无二的彩绘葫芦作品“诞生”。葫芦上的牡丹雍容绽放,福字金光闪闪,传统纹样与现代笔触交织,引得众人连连拍照。

  一位家长感慨:“和孩子一起静心创作,才发现非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这一笔一画的挥洒间。”  

  这场非遗彩绘葫芦活动,不仅让市民近距离触摸传统技艺的肌理,更让“匠人精神”在亲子协作中生根发芽。

  未来,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将持续推出论语诵读、剪纸等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续写“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新篇章。  

初审:车明珠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