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羽,男,1988年出生,中共党员,烟台飞龙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主管。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持在钢结构生产一线,参加了多项钢结构制作工程,并根据工程特点,做出了多项工艺改进及设备改进。2021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授予第十二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工程建设专项BIM应用三等成果;2022年,荣获“2020-2021年度烟台市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创新能手”称号。
巧设模具 降本增效
2015年,公司成功中标鑫广绿环项目。该项目采用了大跨度桁架结构,其中桁架梁全部由热轧H钢组合而成。为了降低结构应力,所有腹杆节点都采用了弧板加工,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然而,如果使用标准模具来制作这些弧板,不仅模具的采购费用会非常高昂,而且制作周期也会很长。鉴于焊接结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梁羽巧妙地利用公司现有的压力机,设计出了一种临时性的简易压弧模具。这种模具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结构简单,制作快捷,而且成型的弧板基本符合图纸要求,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细致深入 创新进取
在2019年的大海阳过街天桥项目中,楼梯采用了独特的螺旋结构,主梁由三根45#工字钢制成。这种以工字钢为主梁的旋转楼梯在市场上尚属首次。项目团队通过对旋转楼梯结构的详细分析,成功计算出了主梁的切入角角度,并绘制了放线图。然而,在准备过程中,他们发现缺乏加工工字钢螺旋线的设备。面对这一难题,梁羽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即采用近似成型法。他利用压力机,逐步将工字钢压制成近似的弧形,并根据螺线半径制作了标准圆弧样板,以确保工字钢的螺旋弧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成功地制作出了一个合格的旋转楼梯。
钻研技术 攻克难关
2020年万达过节天桥项目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在加工制作之前,项目团队应用了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并绘制了详细的钢结构加工图纸。在制作过程中,他们根据实际放样对设计图纸的尺寸进行了校核,并设置了测量控制网。然而,如何准确定位数万个控制点,以确保桥体的流线顺畅美观且满足设计要求,成为了本工程的难点。面对这一全新的工程,项目团队没有经验可以参照,也没有现成的设备可以利用。但通过深入的结构分析与成型特点研究,梁羽提出了三维坐标放线法、模块化组装法以及坐标法预拼装等创新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他们成功地将天桥的数万个控制点精确地移植到了结构主体上,最终完成了这座被誉为烟台最美天桥的制作。
梁羽秉持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效率第一”的企业精神,不断在技术领域精进求索,勇于创新,确保每一项工程、每一次服务都能达到卓越的品质标准。通过持续的努力与奉献,他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与好评,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展望未来,他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为广大客户带来更多优质的工程与服务,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