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中秋夜晚的宁静被车间内灯火通明和繁忙的身影取代。超强台风“摩羯”席卷南方城市,线路器材保供刻不容缓。“烟台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柳京涛带领企业党员奋战车间、加紧生产,全力以赴保供应。

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组织基础
1999年7月,受到家乡的感召,柳京涛毅然辞职返乡创业,担起建设家乡的使命。他始终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能及时组织支部党员、业务骨干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并灵活运用到企业发展中。他致力于打造学习型企业,依托特色职工之家,定期开展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团队。

在全面抓党建的同时,柳京涛还将工会、团组织建设纳入公司“大党建”发展格局,通过丰富“党建+”内涵,建立起完善的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制度与机制。此外,他还以党建联建为媒,积极推进平台共建、技术联动、资源共享,在栖霞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帮助下,通过积极搭建与科技局、供电公司、农商银行等单位的党建联建,承办首届烟台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嘉年华”暨电力装备高端人才栖霞论坛,各路专家大咖围绕电力装备产业发展方向、电力金具智能化生产、专业化人才引进等方面深入探讨、到车间现场把脉,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指导,进一步夯实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创新理念,实现领域突破
一直以来,柳京涛总是坚持把产品质量放在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位来考虑,他经常说,“做企业必须做到产品优质节能高效,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为了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柳京涛带领团队成立了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努力提高公司在高压输电线路方面的技术水平,荣获两个省级研发平台和两个市级研发平台评审认定。

在烟台理工学院,公司首个主办的校企联合“电力金具研发中心”落地成立;在山东鲁电,首个“双师多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挂牌成立。通过深度产教融合、优势互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高校为中心的人才培育平台,推动企业、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2024年1月,山东鲁电特高压±800kV及1000kV输电线路配套金具新产品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成为山东省首家、全国16家具有特高压输变电金具生产资质的企业之一,此外,山东鲁电还是山东首家国家电网公司资质能力核实厂家,产品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坚守奉献,履行社会责任
柳京涛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离不开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他始终秉持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理念,热心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关心社会民生、积极回报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栖霞做出应做的贡献。

创业多年,他关心家乡的发展、重视家乡的教育,最初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如一,他坚持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积极开展公益活动。通过与栖霞慈善总会、栖霞总工会等多方合作,进行慈善捐款、捐助修路、捐赠中小学铁床、课桌、板凳等物资。同时,他还积极救助退休职工、资助困难家庭子女求学、捐助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