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1日讯(记者 邬勇)9月30日,“非遗新潮 海韵烟台”2024烟台非遗文化生活周在烟台滨海广场开幕,烟台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学者李强,福山大面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权福健,胶东花饽饽习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于志娜,烟台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巧艳,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文国际教育系学生、来自俄罗斯的兰塔提,烟台鲅鱼水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鲅嫂徐巧玉等6人入选首批“烟台非遗传播大使”。
烟台剪纸,当属“非遗中国”的一颗璀璨明珠。“40余年的收藏、保护与研究,是漫长的寻根之旅。如今,在烟台剪纸博物馆,收藏了烟台13个县市区元代至建国初期的原生态剪纸近三十万件,这就是剪不断的中国之美 。”馆长李强说。梁巧艳的剪纸作品不仅涵盖了传统民俗、历史故事等多个门类,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展现了剪纸艺术的时代魅力。“从‘寅虎窗花’亮相央视虎年春晚,到携手奈蔻女装共绘《剪映新程》,剪纸表达了我对话新时代的理念,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创意设计,用剪纸讲好烟台故事。”梁巧艳说。
烟台历史悠久,仙道文化、红色文化、开埠文化、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是全国少数拥有两个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走在千里仙境海岸线,不但可以领略烟台山、蓬莱阁、养马岛、长岛等美景,还能吃到海鲜美食——鲅鱼水饺。“黄渤海水域长大的鲅鱼口感好,做出的饺子鲜美。烟台的鲅鱼水饺就像山东人豪迈、厚道的气质,以大出名,大的有8斤重,小的也巴掌大。”徐巧玉说。
在“仙境海岸·品重烟台”,鲁菜传统美食——福山大面,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权福健在传统福山大面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面艺”表演形式推出《面道》。他说,“如何把历经几百年的福山大面,打造成“中国鲁菜之乡”的美食品牌?我的秘诀是守正创新。”与福山大面一样,“蒸蒸日上”的艺术品——胶东花饽饽同样滋养着烟台人的精气神。于志娜说,“从注册‘胶东小媳妇’商标,我开启了非遗传承之路。在烟台,花饽饽几乎贯穿了我们一生中所有重要时刻,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爱上这种老手艺,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非遗传承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它不仅帮助我们建立起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增进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2017年,兰塔提来到中国,开启了非遗之旅:剪纸、面塑、手作香、漆扇、茶艺,她还迷上了中国功夫,学了三年太极扇,现在她在中国读研究生。“我是俄罗斯留学生兰塔提,跟我一起传播烟台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