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农人” | 送苹果出海,这个烟台“小闺宁”做到了!

来源:胶东在线  2023-12-24 18:26:00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12月24日讯(记者 刘雯 王向荣 李刚 )说到烟台苹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什么苹果能够入选“上海世博会”和“青岛上合峰会”特供礼品?什么苹果能够跟着王亚平登上“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什么苹果能够走向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品尝到烟台的甜美吗?

  从栖霞特产,到对外贸易,最后飞上太空,烟台苹果的这番“奇遇”背后少不了她的默默付出。

  姜静,1987年出生,现任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国际贸易部总经理,在她的努力下,泉源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果品类“独角兽”企业;2021年,旗下基地生产的苹果,跟着王亚平一起飞上了太空。别看现在的泉源风头无二,但她知道这一切背后隐藏着多少苦辣辛酸。

 

  回看2003年,当时企业规模尚小,姜静的父母花光所有的积蓄才置办出一个苹果分选车间。那时候她还在上学,父亲从外贸公司接了一些国外代工订单,这些订单主要来自于中间商,父母由于语言不通,当国外客户上门考察时,也没法和外国客户沟通。

  为开拓海外市场,他们聘请了一个懂英语的销售人员前往迪拜,寄希望于他能够打开海外市场,推销中国苹果。但万万没想到这一去一年多时间也没有订单,眼看货仓里的货实在储存不下去了,迪拜那边却仍然杳无音讯,姜静的父亲没有办法,只能亲自前去打开市场。拿回一摞当地经销商的名片,但沟通成为摆在苹果外贸的一道难关。

  还在上初中的姜静知道父母的难处,接过父亲从迪拜带回来的名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青涩地敲起了英文推销邮件。她暗下决心:不能让父母辛苦打拼出来的产业就这样没了,我要做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替父母挑起重担。

  初中刚毕业后姜静就专门去学习了国际贸易,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加强口语练习,学习外贸函电及与客户沟通的技巧,用英文解答客户邮件提出的问题,很快她的英语技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为了熟悉产品相关知识,她到车间和工人交流沟通,从基本的产品规格开始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熟悉生产的每个环节和专业知识,同时在工作时学习掌握了外贸实单跟单操作的基本流程。

  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她终于收获了第一个订单,13万吨的货物,需要从青岛港发往达曼港。

  “一开始以为很简单,上手做了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发货过去没有直达的船,还要转船,30天的行程因为起运港天气不好等了一个周,转船又等了一个周,最后前前后后一共用了40多天。那个时候很焦虑,经常上网搜转船有什么风险,嘴上长了一大串泡,还一直拉肚子,真的是担心受怕。”

  “所幸后续顾客还是比较认可我们的品质,给了一个全年的大订单,中国苹果也跻身到供应商的行列了。”

  要想带着烟台苹果走出国门,只懂外语也不行,还要学习如何参加国际展会,如何向外国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以及如何进行交易。为了学习这些实践经验,姜静挨个跑展会,哪里有展会,姜静就飞去哪里。在观摩学习了众多国内展会后,姜静摸索出一套开展苹果国际贸易的模式,开始代表泉源相继参加了德国柏林果蔬展、中国香港亚洲果蔬展、德国科隆食品展、法国食品饮料展等国际展会。

  “那时候真的是满世界转,从香港亚洲国际果蔬展,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际果蔬、食品展,再到东南亚,中东、北美,等你回头看看,才发觉原来已经在这么多地方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告别过去的小车间,如今,泉源的国际出口贸易从每年一二百个货柜的出货量发展到每年上千条货柜,成为一家以出口贸易为主的苹果全产业链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烟台苹果销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盟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姜静也从当年的小姑娘,变成了今天的“女强人”,不断打造苹果全产业链。在未来,我们仍期待她的一次次漂洋过海,将烟台苹果的甘甜送给世界。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