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2月1日讯(记者 邬勇 通讯员 姜咪咪)2023年以来,为全市223户企业开展了上下游产品供应查询服务,达成合作意向的95户,其中40家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合同涉及金额1亿余元……烟台税务部门依托“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平台,用好税收大数据精准搭线,助力上下游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实现了企业间有效供需对接,持续为企业发展腾飞注入强劲“税力量”。
税收大数据时效性强、覆盖面广,不仅可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还在助企实现有效购销、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了解到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铝合金模板存在销售不畅的问题后,烟台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利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平台,精准匹配潜在采购商名单,最终促成该企业与武汉某企业签订过千万元的合同,同时与深圳某企业签订近600万元合同,有效畅通了企业的销售渠道。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推动市场经济爬坡过坎、持续向好的重要基础。在全市聚力打造“烟必行”服务品牌、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中,税收大数据大显身手、成效显著,这是烟台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烟台市税务局精准补链助企纾困相关做法被国家税务总局和“央视新闻”转载,“补链助企”烟台特色叫响全国。

“结果导向”问需,有力破除信息壁垒。成立“补链助企”专项工作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统筹协调系统上下、部门内外资源做好精准帮扶工作,聚力联动制定统一行动标准,梳理统一指标体系。制作《“补链助企”明白纸》并发放给下级税务机关及政府服务企业专员,通过向纳税人详细介绍“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平台,帮助纳税人进一步了解“补链助企”工作,提高纳税人提报补链需求的积极性。制作发布《补链助企购销需求调查问卷》,畅通企业需求反馈渠道,减少沟通环节,提高需求匹配效率,共计发放问卷1万余份,回收问卷2千余份,获取有效需求198个,完成匹配反馈93个。
“线上线下”兼顾,问需问计精准施策。各区市局筛选重点企业名单,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多方式开展需求调查。线上通过视频会议、工作群组、电话等形式沟通企业,线下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税企见面等形式联络交流,强化问需问计。并设置专项工作联络员,建立“困难企业台账”,实时关注企业购销需求,专人负责跟踪对接,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推动要素流动。

“三级部门”联动,协同发力支撑落实。制定“补链助企”专项工作方案,由市局牵头,各区市局统筹,税源管理分局助力,形成“协同”理念,构建职责清晰、上下联动、纵向互动的工作格局。针对收集汇总的企业购销需求,市局专项工作组深入研究、分类管理、快速匹配,区市局发挥好“承上启下”衔接功能,充分根据市局反馈结果,统筹税源管理分局开展有序的供求对接工作,确保企业诉求合理实现,供需关系科学匹配。
“纵横一体”贯通,构建全面宣传格局。聚合系统上下合力,倾力打造“补链助企”宣传新格局。市局层面通过新闻媒体、官方报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全面宣传“补链助企”专项工作,提高社会知晓度和覆盖面;区市局层面充分发挥基层优势,从小切口出发,在线下纳税辅导、线上云辅导、入户走访、税企座谈等交流场合,将补链助企作为必经流程,为企业补链合作搭建税务交流平台,营造人人参与补链助企工作的浓厚氛围。
“实行重点企业重点突破”,是烟台税务部门正奋力迈向“补链助企”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下一步,烟台税务部门将摸清底数,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突破,即针对产品质量高且价格符合市场规律,但由于突发性、政策性、社会性等原因造成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的企业,重点开展补链工作,所属税务机关要与其保持长期联系,并根据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对补链工作进行动态调整,建立数据交流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