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1月30日讯(记者 王向荣 李刚)“我市共谋划打造14个达标分区、276个示范项目,今年计划实施的168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在30日上午举行的《烟台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张帅介绍了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有关情况。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烟台市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共获9亿元奖补资金。烟台市以此为契机,结合多层级雨水资源调蓄利用模式,统筹实施排水设施建设、河道生态修复、道路海绵化建设等工程,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系统韧性,构建健康的城市水循环系统,至2024年末,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达到55%以上,内涝积水点全部消除,内涝防治标准基本达到30年一遇,以此实现北方低山丘陵、滨海缺水型城市高质量海绵城市建设示范。
示范创建以来,我市按照“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全域推进”的思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今年计划实施的168个项目中,凤凰湖公园、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天地广场等38个典型示范项目建成投用,崆峒胜境、烟台大学海绵提升改造等社会关注项目顺利推进,新增海绵城市建成面积3200万平方米。全市今年已完成84.7公里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105个建筑小区管网改造,黑臭水体实现清零,河道防洪标准稳步提升,内涝风险应对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下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市、县两级海绵城市组织体系统筹协调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提速提质,高质量完成国家示范创建任务。”张帅表示,将抓好14个排水达标分区,尤其是4个重点集中展示区的监督管理,到2024年底全面完成276个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全岛型雨水利用海绵城市等烟台特色建设模式,打造全国示范样板,让海绵城市成为港城烟台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