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前,招远齐山还只是一片贫瘠的土地,黏土夹杂着砂石,眼看着这片“种啥也长不好”、农作物产量低下的土地。任谁也不会想到,七年之后,这里生长出的“烟薯25”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烟台农产品的一张金字招牌,齐山镇也从一座普通的小山村成为了胶东地区最大、最全、最高效的蜜薯产业枢纽。
面对记者的来访,招远市齐山蜜薯联合社理事长杨旭娜讲述了自己创办齐山蜜薯的经历。
2016年,杨旭娜先是带着老乡们尝试着种了五六十亩地瓜,收获时发现地瓜的收益确实比其他作物多,这一发现让他们高兴坏了。于是,在2017年杨旭娜扩大了种植面积,达到了200亩。初期有很多客户从各地慕名而来,都说齐山地瓜好吃,老乡们也很高兴,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的种苗不是脱毒种苗,种植方法和储存方法也不够先进,地瓜产量骤然大幅激增,销售却一下子跟不上了,无奈只能将暂时卖不掉的地瓜一部分存储在地窖、一部分储存在仓库。但是到了11月份之后,地瓜开始陆续出现烂果,后来就越来越多,这一年大概烂掉了有25%,算下来赔了五六十万元。
此时的杨旭娜非常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一度想过放弃,但想想老乡们期盼的目光,想想这片土生土长的大地,她一咬牙一跺脚,又重新踏上了奔波的行程。经过四处咨询学习,在政府的帮助下,她找到了农业推广中心的专家,并联系上了“烟薯25”的培育人。这才知道,齐山这个地方不只位于北纬37度的黄金生长线上,而且基地里的“酥石碴地”,实际是砂硼钙土质,非常适合种地瓜。
有了烟台农科院的专家作为技术后盾,杨旭娜再次重拾种植的信心,2018年她将种植面积扩展到了4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9年,在镇党委政府和乡村振兴服务队的支持下,杨旭娜牵头成立了齐山蜜薯联合社,致力于打造“齐山蜜薯”品牌并成功注册了商标。此外,他们还获得了烟台市农科院“烟薯25”的使用授权,并被授予“优质甘薯生产示范基地”、“烟台市农科院新品种繁育基地”等称号。现在,他们又成为了中国农业大学的研学基地和山东省农科院的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实践基地。
如今的齐山蜜薯在农业领域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和优势。据统计,齐山镇现有25个育苗大棚,规模化种植4600多亩,并辐射周边近1万亩,每年产值达到9600万元。2021年,招远市齐山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2年,齐山蜜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并获得了绿色食品和省无公害农产品等多项农产品质量认证,成为胶东地区最大、最全、最高效的蜜薯产业枢纽。
而面对这些成就,杨旭娜表示:“我更关注家乡的农业资源和优势,并思考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商业机会和发展动力。这让我更加自豪和自信地面对家乡的特色产业,并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农人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必将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很多人说农民“傻”,说做农民“没前途”,但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确实有这样一群人,将梦想和激情回报给了家乡,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精神,点亮了农民生活的新方向。
(胶东在线记者 刘雯 王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