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3月6日讯(通讯员 张景雪 孙强) 近日,烟台高新区公交场站项目在行政审批、规划国土等部门联动配合下,通过事前服务、并联审批、帮办代办等举措,顺利完成开工手续办理。围绕项目建设,烟台高新区采取“三到位”举措,不断打造项目建设“绿通”最优环境。
大力实施审批标准化,材料压减到位。力推马上办、立即办、即时办制度,清单之外无事项、流程之外无环节、指南之外无材料。对相通、相融、相似、重复的有效整合,大力实施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组流程、一套材料一次告知工程,通过系列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综合时效节省60%以上。对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简易类、一般类审批事项全部由窗口一站式受理、审核、发证,实现“立等可取”,申请人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现场审核、即来即办,实现流程简化、审核合一。

部门协调联动成合力,多方配合到位。以“开工一件事”主题套餐式集成审批服务为纽带,根据企业性质、项目定位,实施招引单位、规划国土建设、行政审批服务、经济发展等部门专题联席会议,按照能早尽早的原则,指导企业启动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全过程介入,跟踪推进,协助企业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图审审查,签订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等工作,确保项目土地摘牌后,立即启动不动产权证(土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并发”程序。通过批前辅导筹备、数据联通共享等举措,实际发证阶段申请材料压缩率达到80%。
应享尽享帮办全覆盖,高效服务到位。践行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全心融入的服务新模式,把“帮办代办”服务常态化,为建设项目尽早落地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打造项目审批“一路无忧”高新特色。设立帮办代办联络员,推出“一对一”管家服务机制,做足服务企业“最后一米”,时刻关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微实事”、优化企业诉求集中的“微服务”,将宏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微观层面创新突破,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人指导、帮办代办、即申即批、批后指南、企业管家、无感延伸等配套服务应享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