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物联网、移动网络迅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从事信息传递等活动,互联网得到普及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因此,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尤为重要。而健康的网络环境离不开人民和国家的共同维护。上下携手,方能铸就一片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
全民参与,共建安全网络生态。网络安全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捷,但鸟语花香的网络丛林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广大网民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在严于律己的同时,妥善处理好涉及个人信息的凭据,警惕私人信息外泄,用实际行动铸就美好网络丛林。

完善立法,铸就网络安全防线。网络安全不只需要公民个人的力量,还需要国家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完善网络立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施行五周年,网络安全的建构依旧刻不容缓。
敲醒警钟,坚守网络安全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把网络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强国的重要内容。从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到实施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工程,再到推进“阳光跟帖”行动,中国在建设坚固可靠的国家网络安全体系上不断努力,推动网络安全工作向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
政府、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上下携手,同心铸就清朗网络空间。让每一位公民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架构起网络安全的高架桥,营造和谐安全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