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战略之变

来源:烟台日报  2022-07-14 09:20:17
A+A- |举报纠错

新起点承载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上,如何抓好“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为“走在前·开新局”贡献烟台力量?

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战略引领,需要引导一座城的人向着同一个目标、沿着统一的路径飞奔。

2021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节点,烟台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烟台市委关于构建“1+233”工作体系的决议》,细化明确了3年阶段目标、工作重点、实施路径、办法举措,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

在变局中率先破局,在困境中杀出血路。去年以来,烟台上下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十大创新”要求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新跃升”、十二项重点工作,加快构建“1+233”工作体系,在势起步疾的登攀之旅中接连实现突破、创造历史。

这是时代的声音,更是一座城市勇攀高峰的回响。“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扛起打造‘山东发展重要增长极’的职责使命,在强省建设中率先走在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傅明先到“双报到”社区宣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时如是强调。

眼下,奔跑的烟台依然保持着“重振重塑”的良好势头,格局高远、活力四射、动能澎湃。

扛起使命担当

为打造重要增长蓄后劲争先机

新征程上,如何扛起新使命?目标如何明确?路径如何规划?这关乎一座城市的未来。

“1+233”工作体系是站在全国、全省视角审视烟台的战略抉择,是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的战略抉择,更是一座城市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战略抉择。

这是站在全国看烟台的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发出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号召,我们必须坚决响应,在新征程上奋力担当作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要在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重大历史节点,努力实现高点起步、精彩开局,为烟台发展行稳致远打牢基础、积蓄后劲、争得先机。

这是站在全省看烟台的抉择——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走在前、开新局”大会主题、“六个新跃升”奋斗目标,围绕十二项重点任务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格局决定结局,标准决定水准。烟台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我们必须扛起打造“山东发展重要增长极”重任,树立“三核”境界、格局、标准,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这是站在烟台看烟台的抉择——

在全省16市和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两个坐标系中,烟台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都是一流的,又叠加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山东自贸区“三区”之一、中韩产业园“三园”之一等重大机遇。面对如此优越的条件,我们必须以各项工作在全国大中城市中赶超进位为目标定位,憋足一口气、铆足一股劲,当仁不让、勇创一流。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决定胜势。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确定了“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我们必须抢抓开局,细化明确今后3年阶段目标、工作重点、实施路径、办法举措,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突出加强党建引领这一根本,抓好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两条工作线,加快中心城区、产业园区、海洋经济示范区“三区”建设,强化民生改善、营商环境、风险防控三项支撑保障——“1+233”工作体系连接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一抉择,源于奋进新时代的使命情怀,始于打造山东重要增长极的责任担当,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基于现实忧患的重大考量,更是这座城市迎风奔跑的风向标。

方向锁定,目标明确,关键在干。围绕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烟台配套出台了制造业强市建设、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园区发展、服务业突破发展、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24个三年行动方案,同时完善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常态化正风肃纪反腐、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等保障措施,逐项工作明确目标方向、工作举措,细化时间表、路线图,确保落实到位。

拓展发展格局

一条工作线锚定涅槃重生赛道

走在前、开新局,需胸怀大局、格局高远、敢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烟台如何答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这一时代命题?

拓展视野、放大格局!从“1+233”工作体系来看,烟台把动能转换作为两条主线之一,合力攻坚、全力突破,扭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放松,向着全省率先实现“五年取得突破”目标阔步前行。

如何沿着动能转换工作线实现涅槃重生?向七个领域发力冲锋!

奋力振兴县域经济

县域是烟台发展主体板块,县域兴则全市兴。烟台把振兴县域经济摆在动能转换首要位置,启动实施了振兴县(区)域经济三年行动,逐个区市明确对标目标和主导产业,推动县域综合实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在全国全省排名赶超进位。

大力提升产业能级

综合考虑产业基础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烟台提出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9”,就是培育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九大产业。力争到2023年,培育形成2个2000亿级、4个千亿级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N”,就是培育壮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N个前沿性产业,打造创新策源地,培育未来增长极。

梯次培育企业方阵

企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体。烟台提出大力培育规上、上市、高新技术、外资、高成长性、国有及控股“六型企业”,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逐步形成各类企业梯次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精准开展“双招双引”

烟台提出聚焦产业链培育,瞄准三类500强精准招引,努力实现量质齐升。

全力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围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烟台提出加快建设多层次高能级科创平台,滚动实施“千企技改工程”。

持续强化数字赋能

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围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烟台提出建设山东5G网络示范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园,培育橙色云等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智慧城市、数字城市。

着力推动低碳发展

烟台提出规划建设“双碳”创新区,争办“双碳”国际论坛。争创“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实现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分步实施核能综合利用,核能供热能力达到3450万平方米。

奋斗创造人间奇迹。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风景。以什么样的姿态疾驰动能转换赛道,决定着动能转换成色。

去年以来,烟台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发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2021年,召开全市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锤炼过硬队伍大会,开展了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锤炼过硬队伍集中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实现了精神状态进一步提振、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2022年,召开全市“明方向明规矩明底线、强担当强本领强执行”大会,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把干部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明方向为干事前提,以明规矩为立身之本,以明底线为从政坚守,以强担当为内生动力,以强本领为能力要求,以强执行为效果保证,全面激发谋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最大潜能。

负重前行,收获精彩,烟台靠的是:干则一流的过硬作风和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

乘势而上跨越发展

“拼”出高质量发展澎湃新动能

“青霄有路终须到”,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大道上,动能澎湃的烟台正乘势而上跨越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入选首批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清洁能源、汽车光电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2个一类新药和2个其他类新药获批上市;“苹果优质高效育种技术”等4项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等3项科技成果入选山东“十大科技成果”;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61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科技领军企业总数达到26家,万华化学、艾睿光电、杰瑞石油包揽省科技领军企业前三名……

质量在提升,后劲在增强,活力在释放……烟台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战略支点,正“拼”出高质量发展澎湃新动能。

产业集群加速培育

烟台大力推行产业链链长制,由市级领导挂帅任链长,重点培育16条产业链,坚持链长、链办、链主“三链”联动,园区、联盟、平台、基金“四方”发力,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打造产业垂直生态体系。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去年5月份,烟台选取生物医药产业链率先打样示范,布局了“1+3+X”产业空间,规划建设了9.5平方公里的国际生命科学城,目前60万平方米的蓝色药谷生命岛建设过半,总投资300多亿元的40余个项目相继落地,引领医用同位素、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药、康复辅具与医疗器械、医美等产业形成聚集。下一步,将全力推进海工装备、光电、消费电子、工业设计等16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千亿级产业集群。

拓展海洋、双碳两条“新赛道”

海洋经济新赛道,烟台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18处,占全国1/9。正在大力实施“百箱计划”,加快布局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设施,争创全国深远海智能养殖示范区。大力发展海工装备,今年将参与组建中国海洋科技集团北方总部,打造海工装备自主创新集成基地。

“双碳”发展新赛道,系统推进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市政网、生态网“五网”融合,打造“一谷一区一岛一港”双碳实践载体。

科技创新引擎加速释放动力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和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等一系列科创基础设施急速推进。万华全球研发中心、山东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启动建设。目前,烟台共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376个。中集“蓝鲸2号”、荣昌“红斑狼疮新药”等关键技术相继攻克,填补国内空白、走在世界前列。万华、艾睿光电、杰瑞石油等26家企业进入全省科技领军企业行列,10家企业列入全省首批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库,占全省1/5。睿创微纳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奋进的烟台,有着登顶望远的高度、跑赢时间的速度和突破进阶的力度,必定能在打造山东重要增长极的新征程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YMG全媒体记者 王宏伟

初审:宋佳千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