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师张燕
用花做“画”
空旷安静的松柏厅里,身穿黑色西服的张燕正在将黄色、白色的菊花按造型插到花篮里,15分钟后,一个高1米4的花篮就完成了,花束边黑色的包装纸上白色“奠”字分外刺眼,张燕说她一上午能制作20个左右这样的花篮。
主持人张现
既能带动情绪,又能克制情绪
早上7:40分,34岁的张现在告别厅与家属再次核对流程。作为一位特殊的司仪主持人,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余年了。
“声音不要过高过尖、语速要放慢。”张现有着很强的控场能力,她说,一般人一旦拿着话筒在一个空旷的环境里,底下都是陌生人恐怕会紧张,主持人内心平静,头脑清醒是最基本的业务素质,遇到突发事件还要做到处事不惊。每天张现都要主持3-5场告别仪式,如何在念悼词既能带动情绪,又能克制情绪,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我们当主持人的一定要懂得克制情绪,不要被家属带走了,否则现场也会失控。”张现说,遇很过度悲伤的场景,她就通过转移视线提醒自己控制情绪。
“殡仪馆是人生的最后一站,是人生的后花园,无论生前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位,最终都还是要到这个地方来,每天看到这一切,我们的心态也就平和了许多。”张现说。张现每每看到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时,她的心灵总会有所触动。“人的生命很脆弱,上一次的分别与下一次的聚合,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我们要对父母好一点,多孝顺老人,要珍爱生命。”
策划师向志文
细节彰显温暖
“因为学习过专业知识,我们在心理素质、创新意识上会更强一些。”1992年出生的向志文从2014年殡葬服务专业毕业以后,来到福山殡仪馆担任客服部主任从事丧事策划,如今已经是8年的老员工了。
上午10点,他与芝罘区的李先生沟通告别仪式细节。“我们这个工作是24小时不能关机,从接到逝者家属的电话开始全流程的进行服务。我的工作性质像婚庆‘总导’一样,需要细节和沟通。”向志文说,与传统司仪一样,要对会场布置、前期物品准备,甚至来宾是否需要准备轮椅、背景音乐的选择等等全部要准备好,最终的目的就是让逝者家属满意。
“更多人希望完成逝者的心愿,要求个性化的服务。”向志文提到最近策划的一场葬礼记忆犹深:“这位先生的母亲在病故之前想去看一下大海,但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有做到,他感觉非常遗憾,希望在送母亲‘走’的最后一程实现这个愿望。我在告别厅制作了‘海浪’造型花海,还放上白色的气球,鲜花摆放白色玫瑰及康乃馨。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回忆的图片,这样思念和怀念,不再是冷冰冰告别现场。”向志文缓缓地说。
信息来源:大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