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3月15日讯(记者 吴雨昕)初春的清早六点,迎着熹微的光线、顶着料峭的春寒,烟台市芝罘区黄务街道中正社区工作人员们就已到达工作岗位开启流调工作。有时忙起来,晚上十一二点他们忙碌的身影仍出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我差点成‘骚扰电话’了!”
自疫情复发以来,中正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半个多月的密集工作,从未给过他们喘息的机会。单薄的肩膀上,担负着社区全部居民的居家健康管理工作。

社区办公室里,来电的铃声就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中正社区主任杨爱妮告诉记者,工作人员们的手机因为频繁拨打电话,险些被判断为“骚扰电话”。“我们每天要接、打非常多的无名电话,电话公司说我这个手机号再这么频繁地操作,可能就废了。”杨主任哭笑不得。同样的话术,已经数不清一天要给辖区居民介绍多少遍,难免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所以大家兜里都揣着‘金嗓子’,随时想起来就含上一颗。”杨主任说。
“不用宣传我!”
社区工作人员刘栋玲,作为一名党员,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哪里需要她就在哪里。虽然心脏有恙,但刘栋玲依然忙碌在核酸检测的现场,每天引导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拖着疲惫的身体爬楼挨家挨户为居民贴居家告知书、扔垃圾等,繁琐的工作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十几天连轴转的繁重任务最终还是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负。3月13日,刘栋玲在工作岗位突发心绞痛,害怕同事和居民们担心她的身体状况,刘栋玲悄悄从包里拿出速效救心丸吃下,找个角落随便靠一靠,便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当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栋玲一再强调:“不用宣传我,我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换成是我们社区的任何一位同事,都一样能坚持在岗。”

“我太爱您了!”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电脑上看到一个名为“中正志愿者”的微信群。打开群聊,里面是长长的接龙信息。社区紧缺人手的消息一经发布,志愿者微信群里一呼百应。一些上班族白天无法到场支援,哪怕是利用下班后的宝贵时间也要顶上去。

社区居民林燕是57号楼2单元的楼长,同时也是一名军嫂和孕妈。她在微信上留言的一句“有需要说就行了”,让中正社区的工作人员深受感动。“林燕的配偶是一名军人,这两天刚回烟台,目前还在别处单独隔离。”杨主任介绍说,“我们千叮万嘱让她不用过来帮忙,可她一看我们忙不过来,又主动参与进来。”

社区里像林燕这样热心、积极的居民不在少数,“我们被大家感动,工作怎么可能不用心呢?”中正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电脑前,面对不断弹出的志愿者报名的微信消息,工作人员马梦舒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对志愿者回复到:“我太爱您了!”

面临着巨大的防控压力,社区工作者们也会感到疲惫,也会情绪崩溃,她们甚至没有时间吃上一口热饭,就接起连续不断的电话进行信息登记,在瑟瑟的晚风中协助核酸检测。社区居民不仅是他们全心服务的对象,更是他们坚强、暖心的后盾。社区、居民心手相连、共克时艰,用点滴温暖为平凡的生活谱写一曲深情脉脉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