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2月15日讯(记者 邬勇)“父亲21岁入党,我26岁入党。父亲很支持我的工作。”在烟台市芝罘区西郊消防救援站蓝憩驿站,40岁的消防车驾驶员于燕宁谈及自己的家庭时眼里闪着泪花与坚毅,当消防员的20个年头里,于燕宁从未陪家人过过一个年。“刚刚对象时,我就跟她说,要成为消防员的家属,你可能要付出很多。”

“一家不圆万家圆。”浸透着于燕宁对个人家庭的亏欠与遗憾;“万家圆时心亦安。”承载着于燕宁以及每一个消防员的担当与梦想。“把我们的经验一代代传下去,让我们的接棒人不至于走弯路。”作为一名从事消防事业20余年老队员,于燕宁对每一个年轻的队友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正是这种“生死相依”“薪火相传”的精神,激励着西郊消防救援站屡创佳绩,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信任。

3年接处警1700余起,保护财产价值5千余万
烟台市芝罘区西郊消防救援站组建于1976年,守护着芝罘区西郊4个街道、10个行政村、40平方公里15万人口的消防安全,现共有消防员32人。自2018年11月改革转制以来,队站全体消防救援人员以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群众的“守夜人”,为维护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3年以来,救援站共接处警1700余起,出动车辆2500余次、人员2.6万余人次,疏散抢救被困人员500余人,保护财产价值5千余万元。先后参与处置了“12.29”滨海广场达丰6号渔船搁浅、“12.31”阳光市场火灾、“4.20”威海港客运码头货轮火灾等有较大影响的救援行动。27岁的曲晓腾、24岁的史玉鑫,都已成长为稳重成熟的消防员,并担任战斗班班长职务,“冲进火场的时候,队友拍一下我的肩膀,那就是力量源泉。”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消防员之间的默契与信任。
在疫情防控期间,西郊消防救援站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处置小组,对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逐一建立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安排6名消防员24小时驻守3个集中隔离点,确保了隔离点消防安全万无一失。

联勤、联训、联调、联战,打造水域救援专业队伍
“我们配备了无人机、河床扫描仪、水上救援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西郊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魏鹏说。先进的技术与装备为西郊消防救援站注入了巨大的底气、勇气和自信。目前,西郊消防救援站现有执勤车辆7辆,组成5个作战单元。
按照“立足辖区、辐射周边、一队多用、突出专业、专兼结合”的建队原则,西郊消防救援站全力打造一支水域救援专业队伍,时刻兵不卸甲、枕戈待旦,以灾为令,应时而动。为加强水域救援专业队建设,6名消防员成功考取救生员资格证、舟艇驾驶证和潜水员证,充分发挥水域救援专业队的职能作用。

对西郊消防救援站来说,瞄准“全灾种”处置和“大应急”职能需求,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全面整合社会应急力量,构筑科学高效消防应急救援体系,是致胜法宝之一。他们在辖区内构建了“消防站+企业专职队、微型消防站”的“1+2”执勤力量体系,与中集来福士、烟台港应急救援中心2支企业专职队、81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实现联勤、联训、联调、联战,全力保障辖区消防安全。
多年来,西郊消防救援站先后有50名同志分别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全省“优秀中队指挥员”、全国“执勤训练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党支部、团支部先后9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获其他省市级表彰100余次。2022年,西郊消防救援站获得烟台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