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2月30日讯(通讯员 宋洪涛 梁家瑜)对游艇的动态监管一直是海上安全监管的难点,2021年,烟台开发区海上安全生产指挥部积极依托各成员单位力量,主动作为、因地施策,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提升信息化手段等方式,扎实推进游艇海上安全监管工作,取得较好效果,近期再次查处2起游艇夜航违法行为,违法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
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提升现场监管能力。建立了“以镇街为单位、以村落为网格”的网格化排查机制。针对辖区游艇靠泊码头缺少、停靠位置分散的特点,海上安全生产指挥部夯实镇街属地管理责任,今年3月和4月分别组织各沿海镇街召开2次游艇安全监管专题会议,根据游艇所有人地址和停靠位置,由街道专人牵头负责,逐个村落、社区排查,准确掌握辖区游艇存量。建立了“各镇街吹哨、指挥部响应”的游艇日常管控工作机制。由相关的镇街、村负责辖区岸线的日常监控,发现涉嫌游艇类“三无”船舶时,立即向海上安全指挥部报告,由指挥部调度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调查处理。通过“吹哨”机制查扣了在海上非法航行的“三无”游艇5艘,游艇日常管控取得初步成效。
主动协调“北斗”助力,游艇“技防”监管水平大幅提升。借助烟台市为渔船安装固定式北斗船载终端的有利时机,主动协调把辖区游艇纳入安装范围,申请专项资金免费为游艇安装固定式北斗船载终端设备,每个北斗终端配有独立的数字编号和身份标签,利用太阳能供电,采用防拆设计,在船舶倾覆沉没时可以自动上浮报警。执法人员可以通过监管平台对安装船载终端的船舶进行定位、历史轨迹查询,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游艇“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游艇小艇安全监管能力。
健全电子巡查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游艇违法行为。科学分析游艇航行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充实电子巡查力量,规范完善电子巡查工作机制,重点强化夜间、恶劣气象海况期间的电子巡查工作。在执法人员日常电子巡查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天对夜间辖区游艇动态的重点监控,做到了及时发现并纠正游艇夜航等违法行为,能够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今年已查处游艇夜航违法行为6起,形成了信息化监管对游艇监管的威慑力。
下一步,烟台开发区海上安全生产指挥部将继续开展海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针对海上安全监管的传统难点、堵点,积极探索海上执法新机制、新手段,有效应对新形势、新要求,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障海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